第1章 长安,我李汉三又回来了!(2/3)
可在如此环境之下,消失了六年的太子突然归来,虽然还不知此人真假,但光是这看起来不像是假的印玺也足够让人头大了。
此时朱雀门的守将,正是铁杆的秦王李世民一派,有着大唐福将之称的程咬金,月余前他在家中私自宰杀耕牛被御史弹劾,皇帝李渊下令贬斥,小惩大诫下命其看守城门,但作为一军将领,自然不需要像普通军士一般苦哈哈的守在城门处,每日下朝点卯之后他便会假借守门的名义溜到平康坊,找一家青楼听着小曲儿,喝酒吃肉的好不痛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今日这事儿,光是禁军找到程咬金就花了足足一炷香〔半个小时〕的时间,找到程咬金后,军士大概的向其讲述了一下情况,喝美了的程咬金见到印玺便确认了真伪。
程咬金虽然混,但绝对不傻,不然也不可能从大唐初立一直活到武则天执政,历经四朝,这可不光是长寿就能做到的,在朝堂上混,若是没有独到的政治眼光,就算能活百岁恐怕也得享年三十。
程咬金摇晃着身子出了青楼便飞身上马,好在平康坊离朱雀门并不太远,而且他将马骑得飞快,马鞭都快抡出残影了,虽说在城中纵马会有被御史参奏的风险,但这时他显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大概只用了不到一盏茶〔十分钟〕的功夫就到了朱雀门外,下马之后几步就走到了青年身前,一抬眼就看到了青年身后的壮汉,程咬金不由得缩了缩脖子,又咽了口吐沫。
“印玺是你拿出来的?”
“啧……老程啊,你连我都认不出了?”
程咬金闻言有些诧异,如今大唐虽然有不少人知道朝堂上有个将军叫程咬金,但见过他容貌的人并不多,此人一眼便将他认了出来,何况是还敢这样称呼他,再加上此刻就在他手中紧攥着的太子印玺……程咬金的心里一下子也犯起了嘀咕。
晃了晃喝的有些发晕的脑袋,强打起精神,程咬金开始仔细的打量起眼前的青年。
黑,比尉迟老黑差点儿;结实,比咱老程还差点儿;穿着嘛……长安城中稍微有钱一点的百姓穿的都比他要好,这脸……这脸……
“额贼!”
程咬金口中发出一声惊叹,一下子酒都醒了大半,他可不像那些禁军一般,只能远远的看过李建成的模样,在李建成消失之前,二人可是时常打交道的。
程咬金二话不说,一把将青年夹在腋下就要往皇城里窜,还不等动作就被青年身后的壮汉薅住了后脖领。
“彪子,撒手!”
眼见程咬金都被勒的快要喘不上气了,青年连忙示意壮汉放开。
看那叫彪子的壮汉也没用多大气力,只是随手一甩,腋下夹着青年的程咬金便是一个趔趄。
“老程,叫我的人同行吧。
”
“自然,自然……”
程咬金赶忙将青年放了下来,然后擦了擦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这下子老程本就醒了大半的酒意一下子全醒了,一行三人就此向皇宫内行进……
此时已过了朝会,皇帝李渊正在太极殿内与近臣裴寂等人议政,同席的还有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
“陛下,边关传来急报,突厥颉利一月前开始集结兵马,恐是要在秋日后南下扣关。
”
裴寂作为大唐右相,开始向李渊汇报下属官员整理好的奏报,李渊闻言皱了皱眉。
“玄真〔裴寂的字〕,你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陛下,那颉利整军南下,其目的不言而喻,无非是想为草原过冬未雨绸缪罢了。
想我等自晋阳起兵之际,便曾与他立下盟约。
如今既然我们已经洞悉了突厥南下的图谋,倒不如派遣使者前往突厥走上一遭,与其进行谈判。
只需赐予那些蛮夷一些粮草,便可化干戈为玉帛,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同时也能展现出我大唐泱泱大国之风。
”
“二郎,你觉得呢?”
“父皇,儿臣觉得我大唐如今可谓是兵强马壮,猛将如林,又何须与那等蛮夷谈判?他若胆敢来犯,那便直接开打,我大唐当效仿汉武之雄姿,以金戈铁马之威,叫那蛮夷再不敢南下!”
“秦王殿下这般言语,岂有半点君子风范?先不说我大唐本就与颉利有着盟约,若再行兵戈之事,莫非是要让天下人皆言我大唐穷兵黩武不成?”
裴寂身为当今天子的近臣,与有望登上皇位的李世民无疑是最大的敌手,毕竟众人皆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秦王麾下的众多文臣谋士皆在静待李世民登上皇位,以一展胸中抱负。
届时,他这位老臣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