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西北惊雷与帝国抉择(2/3)
大,边城危若累卵,若援军不至,臣等唯有以死报国!”
张煜龙合上军报,面沉如水,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空气中弥漫开来的,除了震惊,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这些居于京畿繁华之地的官员,对西北边塞的残酷,缺乏最直接的认知。
“齐爱卿,依你之见,敌军意图何在?虚实如何?”张煜龙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平稳得不带一丝波澜,这分镇定无形中感染了众人。
齐怀远深吸一口气,拱手道:“陛下,去岁至今,漠北白灾惨重,鞑靼牲畜十不存一,阿史那·咄苾新汗登基,急于立威。
故臣断定,此番绝非寻常劫掠,其意在夺我边镇粮草,占我河套草场,以解其部族生存之困,并借此凝聚各部,野心昭然若揭!”
“兵部可有应对之策?”
“回陛下,兵部已飞檄传令西北各镇,谨守城池,坚壁清野,并急调陇右、关内部分府兵增援。
然……”齐怀远面露难色,声音低沉下去,“边军缺饷已久,士气低迷;军械老旧,弓弩无力对抗鞑靼铁甲;国库空虚,大规模调兵遣将,粮草、赏赐皆是天文数字。
且鞑靼骑兵来去如风,我军以步卒为主,野战难以抗衡。
眼下……恐只能据城死守,待敌粮尽自退。
”
“据城死守?待敌自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出列,是礼部尚书王崇焕,他一脸忧色,“齐侍郎此言差矣!坚壁清野,岂非将城外百姓尽数弃于胡虏屠刀之下?此乃仁政所不容!况且,战端一开,耗费巨万,国库如何支撑?老夫以为,当遣能言善辩之士,前往鞑靼营中议和,许以金帛,暂息刀兵,方为上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大人!”齐怀远闻言,额上青筋暴露,强压怒火道,“与虎谋皮,焉有其利?鞑靼贪得无厌,今日许以金帛,明日他便索要城池!唯有迎头痛击,将其打疼打怕,方能保边境十年太平!至于百姓……末将愿亲率精锐,出城游击,虽不能退敌,亦要让其不得安宁!”
“胡闹!以卵击石,徒增伤亡耳!”王崇焕连连摇头。
主和与主守两派顿时争论起来,场面一时有些混乱。
张煜龙冷眼旁观,洞察之眼悄然运转。
王崇焕【忠诚度:50,情绪倾向:保守,惜财,恐战】;齐怀远【忠诚度:78,情绪倾向:主战,焦虑,为国】;其他官员也多是各怀心思,或惧战,或主和,或观望。
就在争论不休之际,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陛下,老臣以为,王大人与齐侍郎所言,皆有道理,却皆非万全之策。
”
众人望去,竟是许久未在朝堂上积极发言的摄政王李承稷。
他缓步出列,对张煜龙躬身一礼,继续道:“战,则国力消耗甚巨,胜负难料;和,则示弱于人,后患无穷。
不如取其中道,一面调集精兵强将,陈兵边境,示之以强,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一面暗中遣使,接触鞑靼内部与阿史那·咄苾不和的部落,许以利诱,行分化瓦解之策。
如此,可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能以较小代价,化解此次危机。
”
李承稷的策略,老辣而圆滑,既避免了直接开战的风险,也展现了积极姿态,充分体现了其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