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朕的大学时代> 第37章 朝堂农议与土豆定策

第37章 朝堂农议与土豆定策(1/3)

三日后,大朝会。

    太和殿内,文武百官肃立。

    与往日不同的是,今日大殿中央,除了惯常的香案,还多了一张铺着明黄绸缎的长桌,桌上摆放着几样东西:一株带着泥土的土豆植株,几枚大小不一的土豆果实,一小碗蒸熟的土豆泥,还有一叠厚厚的文书。

     张煜龙端坐龙椅,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

    他能感觉到,今日的气氛与凯旋归来时的单纯庆贺不同,多了一丝审视和暗藏的涌动。

     “众卿平身。

    ”张煜龙声音平和,开门见山,“今日朝会,不议其他,专议农事。

    民以食为天,农为国之本。

    北疆战事已了,当务之急,便是恢复民生,充盈仓廪。

    朕近日于京郊皇庄,偶得一物,名为‘土豆’,诸卿且看。

    ” 他示意冯保将桌上的土豆和植株展示给众臣观看。

    百官们伸长脖子,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沾着泥土、其貌不扬的“土疙瘩”,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此物乃海外番邦所产,耐旱耐瘠,不择地力。

    ”张煜龙缓缓介绍,“据皇庄试种,其亩产,可达粟米三倍乃至四倍以上!且易于储存,可作主食,亦可作菜蔬。

    ” “亩产三倍以上?!”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不少官员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户部一些精通农事的官员更是瞪大了眼睛。

     “陛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礼部侍郎赵文博出列,他是清流言官的代表之一,忠诚度经洞察之眼观察为58,情绪倾向“守旧”与“疑虑”。

    “老臣愚见,此物闻所未闻,恐是海外妖物,其性未明,贸然推广,万一有毒性,或不适我朝水土,岂不贻害万民?农事关乎国本,当循祖宗成法,推广良种粟麦,方是稳妥之道啊!” 他这一开口,立刻有几名御史言官附和,纷纷表示对新作物的担忧,言语间隐隐指向皇帝“好新奇”、“不重祖制”。

     张煜龙面色不变,早有预料。

    他淡淡道:“赵爱卿忧国忧民,朕心甚慰。

    然,祖宗成法,亦是为保境安民。

    若遇灾年,粟麦歉收,饿殍遍野之时,祖宗在天之灵,是愿见我等墨守成规,坐视百姓饿死,还是愿见我等寻得高产新种,活人无数?” 他拿起那碗蒸熟的土豆泥,对冯保道:“分与诸位爱卿尝尝。

    ” 冯保立刻命小太监将土豆泥分成小份,送到每位大臣面前。

    众臣面面相觑,有些犹豫。

     张煜龙率先拿起一小块,放入口中品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 反击皇宫 三国渔皇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 我在六界磕CP 穿越大夏秀诗词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大唐问道:逍遥万界游 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武侠:躺平就变强,见证整个江湖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 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 开局被妻妾们逼宫 六州风云季 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 一枪定山河 我自己搞,新大魏! 我,刘协,三造大汉 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 庆余年闲昀野嬷大合集 一人之下:开局遮天九秘! 重生觉醒神医之我在民国救华夏 再造山河三十年 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 我自己搞,新大魏! 鬼王爷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 在大唐苟活 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于府钱庄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 风生水起,山海可平 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 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