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冰原追猎(1/3)
海底数据中心的日子,在高度紧张和近乎自虐般的训练中流逝。
陈默仿佛回到了最初被债务逼到绝境时的那种状态,只不过这次压迫他的,是体内沉睡的雄狮和外界无尽的追兵。
K-317提供的金属书籍《权限碎片与维度浅析》内容艰深晦涩,远非现代科学体系能够解释。
其中描述了能量并非仅仅存在于物理层面,更与信息、意识乃至概率紧密相连。
“父亲”协议的本质,似乎就是一种能够直接干涉这种底层关联的“特权”。
它并非创造能量,而是“说服”或“命令”现实,按照使用者的意志进行临时性的重新排列。
“观察者”作为高级AI,在数据建模和逻辑推演上提供了巨大帮助,但它也无法完全理解这些涉及高维意识和哲学层面的概念。
陈默更多是依靠自身与权限那玄妙的共鸣,结合书中那些抽象的描述和图谱,进行着危险的摸索。
他首先尝试的是最基础的物质影响。
将注意力集中在一杯水上,用意念“说服”它改变形态。
最初几天,除了精神疲惫和偶尔的头痛,一无所获。
但他没有放弃,反复回忆着激活权限时那种与万物底层规则连接的感觉。
直到第七天,在一次深度冥想中,他仿佛再次触碰到了那浩瀚的“海洋”。
这一次,他没有被其吞没,而是小心翼翼地分出了一缕感知,如同丝线般缠绕上面前的水杯。
他没有强行命令水结冰或沸腾,那需要改变能量状态,太过复杂。
他只是简单地、反复地“暗示”和“请求”水的表面张力发生极其细微的改变。
渐渐地,匪夷所思的一幕发生了——平静的水面中心,开始泛起一圈圈极其细密、绝非自然形成的涟漪,仿佛有看不见的手指在轻轻拨动!
成功了!虽然效果微乎其微,但这证明了他的方向是对的!他可以通过权限,以极低的消耗,对现实进行极其精细的“微操”!
“成功记录到可控的微观现实干涉现象。
”“观察者”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能量消耗仅为之前强制修复金属的万分之一。
建议将此能力命名为‘现实微调’。
”
陈默长长舒了一口气,感受着精神力的消耗,虽然疲惫,却远未到失控的边缘。
这是一种更安全、更可持续的使用方式。
接下来的日子,他不断练习和拓展“现实微调”的应用范围——让灰尘在空中短暂悬浮出特定图案,让金属表面产生特定的温度梯度,甚至尝试轻微干扰电子设备的信号传输(这非常困难,涉及更复杂的信息层面)。
同时,他也开始研读书中关于灵能和意识防御的章节。
K-317推测,“仲裁官”及其麾下的灵能者,其力量体系很可能也与这个底层“系统”有关,只是他们走上了一条侧重于意识和能量直接显化的道路,而非像“父亲”协议这样涉及规则层面。
陈默需要建立自己的精神防线,防止再次被灵能者轻易禁锢或读取思维。
就在陈默沉浸于力量掌控的训练中时,K-317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他们找到大致区域了。
”K-317指着全球地图,原本代表陈默藏身海域的模糊区域,此刻被一个不断缩小的红色圆圈标记着,“不是通过技术追踪,是某种大范围的灵能扫描。
‘仲裁官’动用了‘众生之梦’网络的力量,像篦子一样梳理这片海域的‘意识背景噪音’,寻找不和谐的‘杂音’——也就是你。
”
陈默心中一沉。
他没想到对方会用这种近乎玄学的方式。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
“不确定。
这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