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娶武则天(3/3)
的顾虑,臣弟明白了!
这确实是个难题。
接回宫吧,那些老夫子肯定要撞柱子死谏;留在感业寺吧,皇兄您心里又过意不去……毕竟,如此佳人……”
他故意顿了顿,看到李治的耳朵微微动了一下,显然被说中了心事。
李贞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灵光乍现”的狡黠:“臣弟倒有个两全其美的主意,就是……可能有点惊世骇俗,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治被他勾起了兴趣,催促道:“这里没有外人,但说无妨。
”
李贞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一字一句,清晰而缓慢地说道:“皇兄既然不便安置,而臣弟又刚刚丧……呃,不是,是臣弟府中正缺一位掌事的王妃。
不如……皇兄下一道恩旨,就将那位武才人,赐予臣弟为妃!”
此言一出,偏殿内霎时间静得落针可闻!
李治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瞳孔猛地收缩,握着镇纸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凸显出白色。
他死死地盯着李贞,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弟弟。
侍立的老宦官更是惊得倒吸一口凉气,险些失态。
纳先帝才人为妃!这何止是惊世骇俗,简直是亘古未闻,悖逆人伦!一旦提出,必将引起朝野轩然大波,士林口诛笔伐!
李贞却仿佛毫无所觉,继续侃侃而谈,语气甚至带着几分“邀功”的得意:“皇兄您想啊!如此一来,武氏便可名正言顺地离开感业寺,保全了性命,皇兄您也能时常见到她,以慰……呃,以慰关怀之心。
而对天下人,皇兄则可言此举是为了彰显仁德,善待先帝嫔御,为其寻一良配,使其老有所依。
这岂不是既全了皇兄的私谊,又堵住了天下士大夫之口,更能示天下以陛下之仁德宽厚?一举三得啊!”
他将一个极度悖礼的提议,包装成了一个看似完美无缺的政治解决方案。
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敲打在李治内心最隐秘的渴望和最深的顾虑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治的胸膛剧烈起伏着,眼神中充满了震惊、荒谬、以及……一丝被说中心事的心动和犹豫!他确实渴望得到武媚娘,又极度害怕因此带来的政治风险。
而李贞的这个提议,虽然疯狂,却像是一把钥匙,似乎能打开那把禁锢着他的锁。
尤其是“时常见到”和“堵住天下士大夫之口”这两点,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他死死地盯着李贞,试图从对方眼中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野心或算计。
但李治只看到一脸的“真诚”和“为兄分忧”的热切,还有那种混不吝的、仿佛根本不知道此事有多严重的“荒唐”。
沉默了足足有半炷香的时间,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李治的目光从李贞脸上移开,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手指无意识地在镇纸上划来划去,内心显然在进行着天人交战。
最终,他长长地、复杂地吐出一口气,声音干涩而沙哑,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恍惚:
“此举……未免太过惊世骇俗。
你……且退下,容朕……三思。
”
李贞心中大定,知道种子已经种下。
他恭敬地行礼:“是,臣弟告退。
皇兄定要保重龙体。
”说完,他低着头,一步步退出了偏殿。
走出殿门,清晨的阳光有些刺眼。
李贞微微眯起眼睛,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
李治需要时间消化这个石破天惊的提议,也需要权衡利弊。
但李贞相信,对于权力和欲望的渴求,最终会压倒礼法的束缚。
他走下台阶,步伐看似平稳,心中却已开始盘算下一步。
第二天,李治下了圣旨:“越王李贞,虽年少有过,然朕念其乃手足至亲,不忍其远徙。
然洛阳漕运关乎国本,近日阻滞频生,民怨渐起。
特旨,着越王李贞,暂领‘督办洛阳漕运’钦差一职,前往东都,整饬漕运,安抚地方。
功成之后,再议去留。
钦此。
”
喜欢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请大家收藏:()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