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形势逆转(1/3)
钦差府中门洞开,火把将门前照得亮如白昼。
以洛阳太守杜正伦、漕运副使郑伦为首,数十名衙役兵丁簇拥着衣衫略显凌乱、脸上带着烟灰痕迹却难掩亢奋之色的孙百万,气势汹汹地堵在门口。
外围,更有无数被惊醒的洛阳百姓远远围观,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涌来。
孙百万粮仓失火、漕帮故意放火的消息,已像瘟疫般在深夜的洛阳城蔓延开。
杜正伦面色肃穆,心中却暗自得意。
他上前一步,对着站在台阶上的李贞拱手,声音洪亮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质问意味:“越王殿下!深夜惊扰,实属无奈!
本官与郑副使接到良商孙百万状告,称其粮仓遭歹人纵火,损失惨重,且现场发现漕帮信物,更有目击者指证乃漕帮匪类所为!
孙百万指控,漕帮此举,乃受殿下指使,意在打击报复!此事关乎人命财产,更关乎洛阳安定,请殿下即刻交出涉案漕帮头目,并随本官回衙,接受质询,以正视听!”
他话语看似恭敬,实则将“亲王指使纵火”这顶天大的帽子直接扣了下来,语气咄咄逼人。
郑伦在一旁帮腔道:“崔太守所言极是!殿下督办漕运,却纵容属下行凶,若不查清,何以服众?何以向朝廷交代?”
孙百万更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演技浮夸却极具煽动性:“殿下!小民一向安分守己,依法经营,不知何处得罪了殿下,竟要遭此灭顶之灾啊!
那粮仓是小民毕生心血,如今毁于一旦,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啊!求殿下开恩,给小民一条生路吧!”
他这一哭,顿时引得周围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心生同情,看向李贞的目光也带上了疑虑和不满。
赵猛手按刀柄,脸色铁青,护卫们个个怒目而视,气氛剑拔弩张。
武媚娘站在李贞身侧稍后的位置,面色平静,但袖中的手微微握紧,显示出内心的紧张。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围攻,目的就是要将李贞逼入绝境。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李贞,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平静。
他甚至没有看跪地哭嚎的孙百万,目光淡淡地扫过杜正伦和郑伦,嘴角似乎还勾起了一抹极淡的、近乎嘲讽的弧度。
“崔太守,郑副使,”李贞开口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现场的嘈杂。
“你二人身为洛阳父母官,接到百姓状告,不先去现场勘查取证,缉拿真凶,反而深夜带人围堵本王王府,只听一面之词,便妄下定论,指责本王。
这,便是你们的为官之道?这,便是大唐的律法程序?”
杜正伦被问得一滞,强辩道:“殿下!人证物证俱在,案情重大,涉及亲王,本官不得不谨慎行事,特来请殿下澄清!”
“澄清?”李贞轻笑一声,“好啊。
既然要澄清,那就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在这洛阳百姓面前,彻底澄清个明白!不过,不是本王去向你们澄清,而是你们,还有这位孙‘良商’,给本王,给这洛阳城的百姓,一个交代!”
他话音陡然转厉,目光如电,直射孙百万:“孙百万!你口口声声说本王指使纵火,毁你生计。
本王问你,你那座粮仓,囤积了多少粮食?”
孙百万哭声一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