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星河渡影,汴梁幻梦(2/3)
攻辽。
接下来的景象,印证了大臣们的担忧。
宋军抵达辽朝边境,对着两座久攻不下的城池发起进攻。
士兵们士气低落,武器锈迹斑斑,几次冲锋都被辽军击退,伤亡惨重。
最终,宋军将领只能派人向金军求援。
当金军骑兵如同黑云般席卷而来,轻松攻破城池时,金将完颜宗望勒住马缰,看着狼狈的宋军,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南朝如此外强中干,也敢妄谈灭辽?”
易枫悬浮在半空,看着宋军溃败的模样,心中满是震撼。
他身为帝王,深知军队是江山的根基,而这个世界的王朝,竟将军队荒废到如此地步。
幻境并未停歇,很快,方腊起义、宋江起义的画面接连浮现。
江南的山林间,方腊率领着贫苦百姓,高举“诛贪官,救百姓”的旗帜,攻破州府;梁山泊的水泊上,宋江带着一百零八位好汉,劫富济贫,与官军周旋。
但最终,这两场起义都被朝廷镇压,无数百姓死于战乱,尸骨遍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紧接着,辽朝灭亡的画面出现。
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享国210年的辽朝彻底覆灭。
金军将燕云十六州的几座城池“归还”北宋,可当宋军进驻时才发现,城中的百姓早已被金军掳走,充作奴隶,物资也被洗劫一空,只剩下几座空荡荡的城池。
而汴梁的皇宫里,赵佶拿着捷报,笑得合不拢嘴:“燕云十六州终归我朝,朕不负列祖列宗!”他身旁的“六贼”纷纷上前庆贺,无人提及城中的惨状,更无人警惕金国的野心。
金国的营帐中,气氛却截然不同。
完颜宗弼(金兀术)手握弯刀,眼神冰冷:“南朝皇帝昏庸,军队孱弱,此时不攻,更待何时!”另一位将领完颜希尹却摇了摇头:“我军刚灭辽,将士疲惫,粮草不足,需休整十日。
不如先派军试探,看看南朝的虚实。
”
完颜吴乞卖(金太宗)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善。
就以南朝收纳我朝叛徒为由,出兵攻宋!”
幻境到这里,依旧没有消散。
易枫站在虚空中,看着金军开始集结兵力,看着汴梁城中依旧歌舞升平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愤怒,有惋惜,更有一丝紧迫感。
他终于明白,那女子的绝望呐喊,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王朝即将覆灭的预兆。
他湛蓝的眼眸中,金芒闪烁。
这个世界的灾难,与他本无关联,但那首穿透时空的诗词,那声撕心裂肺的悲鸣,早已将他与这个世界的命运,悄然联系在一起。
“赵佶……金国……”易枫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掌心的灵力再次凝聚,“这幻境背后,定有那女子的踪迹。
我必须找到她,看看这一切,究竟该如何收场。
”
幻境中的金戈铁马声骤然逼近,汴梁城的宁静被彻底撕碎。
快马从北方疾驰而来,骑士翻身滚落,声音带着极致的恐慌:“陛下!金军南下!檀州、蓟州接连沦陷,守将或降或逃,敌军已逼近黄河!”
消息传入皇宫,赵佶手中的画笔“啪”地落在宣纸上,墨迹晕染开来,如同他此刻崩塌的心神。
他脸色惨白,嘴唇颤抖,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做亡国之君!当晚,他便以“祭天”为名,带着少数亲信逃往亳州,临走前匆匆写下传位诏书,将皇位硬塞给了儿子赵桓。
紫宸殿内,烛火摇曳。
赵桓被几个大臣架着推入殿中,他一身素服,泪水纵横,死死抓住殿柱不肯松手:“父皇!儿臣无能,担不起这江山!您快回来!”可赵佶早已远去,只留下一道冰冷的诏书。
最终,赵桓被强行按在龙椅上,皇冠沉重地压在他的头顶,却压不住他眼底的绝望——这哪里是皇位,分明是烫手的烙铁,是催命的符咒。
登基不过数日,金军便兵临开封城下。
赵桓吓得魂不附体,收拾好行囊准备出逃,却被匆匆赶来的丞相李纲拦在宫门口。
“陛下!京城乃天下根本,陛下一走,人心必散,大宋便真的完了!”李纲跪在地上,额头磕得渗血,“臣愿领兵守城,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绝不让金人踏入开封半步!”
赵桓被李纲的决绝震慑,只得留了下来。
而李纲立刻动员全城:他将城中的残兵败将重新整编,又组织百姓拆毁自家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