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寒庙温语,破心解结(3/3)
透过破损的窗棂照进来,落在地上的雪粒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就像她们心里,那些刚刚被点燃的、关于“活着”与“希望”的微光。
火堆的噼啪声里,易枫忽然抬手,从怀中摸出一样东西——那是一支银质发簪,簪头雕着一朵盛放的海棠,花瓣纹路细腻,还坠着两颗小小的珍珠,虽沾了些细微的灰尘,却依旧难掩精致。
更显眼的是,簪尾内侧刻着两个娟秀的小字:福金。
他将发簪递到赵福金面前,语气比之前更柔和了些:“你看看,这是你的吧?”
赵福金的目光刚落在发簪上,身体便猛地一震,手里的烤鱼差点掉在地上。
她踉跄着往前挪了半步,颤抖着伸出手,指尖轻轻触到簪头的海棠花,眼泪瞬间就涌了上来:“这……这是我母后的……是我母后的遗物啊!”这支发簪,是明达皇后刘氏在她十一岁生辰时送的。
那时刘氏已经病得很重,却还是亲手为她挑选了银料,让工匠雕了她最爱的海棠,还特意在簪尾刻了“福金”二字,说“带着它,就像母后陪着你”。
没过多久,刘氏便病逝了,这支发簪成了赵福金最珍视的东西,哪怕被掳来金国,她也一直贴身带着,直到前些日子被完颜希尹的手下抢走——她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了,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重新回到自己手里。
“是我从一个金人手里抢来的。
”易枫看着她泪流满面的模样,声音放得很轻,“上次偷袭金兵小队时,见那金人把它揣在怀里当玩物,看着像是中原女子的东西,就顺手拿了回来。
没想到真的是你的。
”
赵福金双手捧着发簪,指尖反复摩挲着簪尾的“福金”二字,泪水一滴接一滴地落在银簪上,晕开细小的水光。
她想起小时候,母后抱着她在御花园里看花,轻声教她认簪子上的海棠;想起母后临终前,拉着她的手,嘱咐她“要好好活着”;想起被金人抢走发簪时,她有多绝望——那不仅仅是一支簪子,是她对母后最后的念想,是她在这乱世里,唯一能抓住的“过去的温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它了……”赵福金哽咽着,声音断断续续,却带着失而复得的狂喜与委屈,“他们把它当玩物……把我母后的东西……”易枫没有打断她,只是静静看着她。
他知道,这支发簪比任何安慰的话都管用——它不仅是遗物,更是赵福金与“温暖过往”的连接,是让她觉得“自己还被记挂着”的证明。
一旁的朱琏也看了过来,眼神里满是动容。
她想起自己出嫁时,母亲送的那支玉钗,如今也不知落在了何处。
看着赵福金抱着发簪流泪的模样,她心里也泛起一阵酸楚,却更多了几分羡慕——至少赵福金,还能找回母亲的遗物,还能握住一点过去的念想。
赵福金哭了许久,才渐渐平复下来。
她小心翼翼地将发簪插在自己的发髻上——哪怕头发凌乱,衣衫破旧,那支海棠发簪依旧让她多了几分往日的端庄。
她抬起头,看向易枫,眼神里不再只有迷茫和绝望,多了感激,也多了几分坚定:“谢谢你……谢谢你把它找回来。
”
“不用谢。
”易枫摇摇头,捡起地上的木枝,添了些柴火,“它本就该属于你。
以后好好带着它,就像你母后希望的那样,好好活着。
”
赵福金用力点头,指尖轻轻碰了碰簪头的珍珠,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极淡的、带着暖意的笑。
火堆依旧跳动着,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她发间的银簪上,折射出细碎的光——那光,不仅照亮了她的发髻,更照亮了她心里重新燃起的、关于“活着”的希望。
破庙里的气氛,彻底没了之前的沉闷。
朱琏看着赵福金的模样,也悄悄松了口气;易枫看着两人,知道她们心里的“结”,总算解开了大半。
接下来,只要等张奈何的援军赶到,他们就能趁着上京混乱,救出更多被掳的宗室——这条路或许依旧凶险,但至少,她们不再是“只想等死”的人,而是愿意跟着他,一起往“生”的方向走了。
喜欢靖康逆转:易枫传请大家收藏:()靖康逆转:易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