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围剿与来迟一步(1/3)
林逸下令只收下乡亲们两成心意。
既能为长期驻守补充物资,又不致拖累村民,更能加深鱼水情。
有时候适度接纳馈赠,反倒比全然推拒更得人心。
营长,外头又来了好些老乡。
刚洗漱完,魏大勇就急匆匆来报。
去看看。
林逸心里已猜着七八分。
营地外围果然聚着二十多个精壮小伙,带头的仍是昨日那位老村长。
林长官,村里后生都想跟着您打鬼子。
老村长上前说明来意。
林逸沉默不语。
他的目光缓缓掠过每张年轻面孔。
常年耕作的风霜刻在他们黝黑的皮肤上,但个个身板硬朗,正值当年。
你们可知当兵意味着什么?
林逸突然扬声问道。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七嘴八舌的回答此起彼伏:
俺懂,就是把脑袋别裤腰带上!
昨儿就跟屋里交代了,要是有个好歹就当没俺这人。
长官,俺们都明白。
隐约可见远处有亲属偷偷拭泪,却无人上前阻拦,只是默默守望。
林逸满意颔首。
这些村民昨日刚经历生死劫难,如今仍有胆量扛枪抗敌,这份血性着实珍贵。
接下来只需好生锤炼便是。
赵同!
带新兵去驻地操练。
待赵同领走新兵,林逸转向老村长。
村长,昨日那些二鬼子是哪处据点的?
老村长闻言立即打开话匣:
长官,他们是二道河据点的。
那些汉奸仗着东洋人撑腰,强抢民女、横征暴敛,祸害得周边村子不成样子。
林逸开门见山:二道河据点有多少敌人?
约莫百来号人。
村长老实作答。
林逸暗自盘算,这与万家镇的兵力不相上下,同属伪军第八混成旅麾下。
日军人手不足,便在本地招揽汉奸组建混编队伍。
这些乌合之众虽不堪一击,但行动必须迅速——各据点间设有联络哨,一处遇袭便会惊动四方。
正说着,顺溜不知从哪钻了出来。
报告长官!这朴实的年轻人跑到林逸面前立正。
林逸瞧见他肩上鼓鼓囊囊的包袱,皱眉道:当兵打仗,带这么多杂七杂八作甚?
都是俺姐塞的,说要分给大伙儿,这样他们就待见俺。
顺溜憨笑着露出一口白牙。
林逸摆了摆手:先把包袱搁下,随我来。
顺溜挺直腰板应道。
两人来到山坡,林逸取下肩上的长枪:用这个对着前面练练手。
这是他从系统兑换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
这款老枪经过改良,配上瞄准镜能打两千码开外。
这枪瞧着怪新鲜的?顺溜摩挲着枪身爱不释手。
林逸简明讲解后,便让顺溜自行练习。
两日后,林逸集结部队,除新兵外全员向二道河进发。
夜深时分,伪军驻地内,保安队长李保国正与两房姨太厮混。
敲门声骤响。
哪个不长眼的!李保国好事被打断,怒火中烧。
门外传来声音:队长,您要的宵夜备好了。
这李保国每日必吃五顿,顿顿不离荤腥。
等着!他胡乱披衣下榻。
门刚开条缝。
一杆冷冰冰的枪管便抵住他脑门。
抬眼望去。
十余个黑衣人持枪而立。
李保国两腿发软。
险些瘫坐在地。
连连告饶。
好汉饶命......要多少钱都行......
林逸确认四下无人。
押着对方退回屋内。
二道河这些伪军都是饭桶。
没费什么力气就摸到了头目住处。
控制住李保国和两个女人后。
林逸坐在椅上发问:
我问你答,明白?
明白明白。
李保国点头哈腰。
驻防日军多少人?
十二个。
知道我们是谁吗?林逸继续逼问。
李保国偷瞄众人,哭丧着脸:
军爷们高抬贵手啊。
我们是晋绥军楚云飞部,外面早被围了。
给你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带路去日军驻地,或可饶你不死。
听闻是晋绥军。
李保国后背发凉。
难怪装备精良。
他本就是个怕死鬼。
立即俯首听命。
全听军爷吩咐。
日军与伪军营地泾渭分明。
既要严守军情,也要提防二鬼子反水。
李保国领着林逸等十人摸到日军据点门前。
余下弟兄埋伏四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