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雪夜天津卫:谁是李三(3/3)
防水袋,拖着断腿,拼了命地往C舱舰桥爬。
赵申一瘸一拐地赶来架住我,两人像两条被剥了皮的鱼,在混杂着血和海水的地板上翻滚。
舰桥的母锁近在眼前,却隔着一道厚重的防爆铁门,只有同时插入夜明珠、模具和钥匙,才能切断定时器。
我颤抖着将夜明珠塞进底座凹槽,把模具插入左孔,再掏出那把刻着“李”字的钥匙,对准右孔轻轻一插——三口锁同时转动,“咔——”一声沉闷的响动,防爆铁门缓缓升起,红色的警报灯瞬间熄灭,绿色的安全灯亮起,“嘀嘀”的倒计时声戛然而止!
几乎是同一瞬间,全船的灯光“刷”地熄灭,又猛地“轰”地亮起一片刺眼的白光——99件国宝的暗格全部自动弹出,金器、玉器、经书、画卷……在灯光下汇成一条璀璨的银河,光芒耀眼得让人睁不开眼。
我瘫坐在冰冷的地板上,望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这二十年的黑夜,被这道光芒一刀劈开,露出了滚烫的黎明。
远处传来警笛声,是天津英租界的巡捕船被爆炸声引来。
赵申把一张清单塞给我,声音轻得像雪花飘落:“我走不了了,你带着宝贝飞吧。
”我回头一看,他的左胸正往外冒血,是刚才爬舷梯时替我挡了一颗流弹,鲜血已经染红了半件白衬衣,像一面小小的红旗。
我红了眼,伸手要背他,他却用力推开我:“百物归国,比我的命重要。
”他把施密特的枪塞进我手里,“最后一发子弹,留给我,也留给你——别再回头。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喉咙发紧,像被什么东西堵住,说不出话。
我知道他的性子,一旦决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我咬着牙,把最后一发子弹压进枪膛,枪口对着地面:“赵申,你欠我爹的,今天算还清了;你欠我的,下辈子再还。
”
他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好。
”
我转身,背起铁皮匣,踉跄着踏上巡捕船放下的软梯。
身后突然传来“砰”的一声枪响,像有人关上了二十年前的旧门,也替我锁上了所有的恩怨情仇。
巡捕船缓缓驶离货轮,雪又开始下了,大片大片的雪花飘下来,像无数张白纸钱,盖住了“威廉皇太子”号渐渐倾斜的残骸,也盖住了甲板上赵申和施密特的尸体。
我站在船尾,望着那艘巨轮一点点沉入渤海湾,突然想起娘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的话:“把珠子拿回来,让它进咱家祖坟。
”
我从怀里摸出那颗夜明珠,幽绿的荧光在雪夜里闪烁,像一颗缩小的心脏。
我抬手,把它高高抛起,“咕咚”一声,珠子落进漆黑的渤海湾,沉入海底,像是回了家,也像是给那些逝去的亡魂陪葬。
铁皮匣里,99件国宝一件不少,清单上的每一项都被我打满了红勾。
我掏出贴身藏着的爹的残照,又把赵申留在我这儿的半张照片撕下来,一并点燃。
火苗“噼啪”跳动,照亮了我半边脸——黑眼圈、裂唇、断眉,可这是我二十年来,第一次笑得如此轻松。
火灰被寒风卷起,像两只黑色的燕子,一只扑向尘封的过去,一只飞向未知的未来。
三个月后,上海租界的小报登出一条花边新闻:
“神秘侠盗‘燕子李三’夜献99件国宝于国立博物馆,留书一封,仅八字——‘物归原主,飞不再回’。
”
没人知道,送信的是个瘸腿的老头;也没人知道,真正的燕子李三,早已随那场船火,消失在天津卫的雪夜里。
而我,此刻正坐在南下火车的末节车厢里。
窗外,江南的雨丝细密,像一层朦胧的新纱,温柔地覆盖着大地。
我的左耳缺了半块——那是货轮爆炸时被弹片削掉的,如今倒成了“燕子李三”的“正牌”标记。
我摸着手里的新证件,姓名栏上写着:李飞。
火车穿过雨幕,汽笛长鸣,像是替我说了最后一句旁白——
“燕子李三,从此只是传说;而传说,永远不必落地。
”
喜欢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请大家收藏:()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