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回家(1/3)
档案室的门在李鸣风身后轻轻合拢,隔绝了县委大院午后渐起的喧嚣。
那份投向权力核心湖心的报告已然离手,如同射出的箭,轨迹不再由他掌控。
王海山深邃的审视、张为民震惊后的复杂眼神,都暂时被关在了门外。
此刻,一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悄然占据了上风——一种混合着迫切、酸楚和无限温柔的期待。
回家。
这两个字,在前世病榻上冰冷的绝望时刻,曾是他心底最滚烫也最不敢触碰的奢望。
而现在,它触手可及。
他快步走出县委大院那扇略显陈旧的铁门。
午后的阳光依旧炽烈,白晃晃地照在柏油路上,蒸腾起淡淡的暑气。
2005年的榆林县城,景象在李鸣风的眼中既熟悉又带着时光滤镜般的微新。
街道两旁多是三四层的旧式楼房,墙面斑驳,底商林立:挂着褪色招牌的杂货铺、飘散着油烟味的家常菜馆、堆满五金配件的门市、播放着流行歌曲的音像店……自行车和摩托车是主流,偶尔驶过的桑塔纳出租车显得格外醒目。
空气中混杂着尘土、饭菜香、汽油味和行道树绿叶的气息,构成一幅鲜活而略显嘈杂的县城浮世绘。
李鸣风没有选择坐车,他需要这段步行的时间,让翻腾的心绪沉淀,也让身体重新适应这具年轻躯壳的活力,更为了…好好地再看看这座即将因他而改变轨迹的县城。
穿过几条熟悉又陌生的街巷,拐进一条两旁栽种着粗壮梧桐树的安静小路。
树荫浓密,将灼热的阳光筛成细碎的光斑,落在身上带来些许清凉。
路的尽头,是一个由几栋六层红砖楼组成的家属院。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净,花坛里种着些月季和冬青。
这里是榆林县教育局的家属院,林晚秋的父母是退休教师,她作为独女,婚后就和父母住在这里。
这也是李鸣风在榆林县城唯一的“家”。
前世,他对这个“家”亏欠太多。
忙于工作,疲于应付,升迁无望的苦闷又让他常常沉默寡言。
晚秋的温柔体贴,小溪的天真烂漫,都未能真正抚平他内心的焦虑和挫败感,反而成了他无形的压力来源。
最终,这个家也随着他的沉沦而失去了应有的温暖和光亮。
站在熟悉的单元楼下,仰头望向三楼那扇贴着褪色窗花的窗户,李鸣风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前世所有的遗憾和愧疚都吸入肺腑,再彻底呼出。
这一次,一切都会不同。
“噔噔噔。
”
他拾级而上,脚步沉稳,每一步都踏在坚实的地面上,也踏在他重写命运的起点上。
刚走到三楼拐角,家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了。
一个温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穿着简单的浅蓝色碎花连衣裙,乌黑的秀发松松地挽在脑后,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的颈侧。
正是林晚秋。
她似乎正要出门,手里还拿着一个空的菜篮子。
看到楼梯口出现的李鸣风,她明显愣了一下,清澈的眼眸里瞬间漾起惊喜的光芒,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
“鸣风?你…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报到后要住宿舍,周末才回来吗?”她的声音温柔如水,带着一丝讶异和掩饰不住的欢喜。
李鸣风看着眼前这张年轻、充满生气的脸庞,那双盛满了关切和爱意的眼睛,心脏像是被最柔软的东西狠狠撞了一下,酸胀得几乎要落下泪来。
前世病榻前那张憔悴、隐忍、写满担忧的脸庞瞬间与眼前的重合,巨大的反差让他喉头哽住。
“晚秋……”他张了张嘴,声音竟有些沙哑。
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个最简单、却包含了无尽情绪的微笑,“单位今天没什么急事,就想着回来看看你和爸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