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围标疑云(2/3)
精品超市也压低了收购价。
大量葡萄积压在冷库,每天的仓储费都是不小的负担。
合作社的社员们开始焦虑,质疑声四起。
张伟心急如焚,四处奔走联系销路,但收效甚微。
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市场竞争的残酷和农业产业的脆弱。
他引以为傲的“墩苗”成绩,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与张伟的焦头烂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泉镇陈芳的“源头化解”机制正迎来高光时刻。
小泉镇下属的石头坳村,因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使用问题,村民与村委会积怨已久。
部分村民认为村干部贪污挪用,多次集体上访到县里,甚至发生过围堵镇政府的事件,成为小泉镇有名的“火药桶”。
马文才书记对此头痛不已,常规的调解和安抚收效甚微。
陈芳接手后,没有急于灭火。
她带领司法所的同事和村调解员,一头扎进石头坳村,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月的“驻村蹲点”。
她们挨家挨户走访,倾听村民诉求,查阅历年账目凭证,甚至跑到县水利局、移民局调取原始档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
陈芳终于梳理清了问题的根源:并非村干部贪污(账目基本清晰),而是移民资金使用政策宣传严重不到位,资金使用的民主决策程序形同虚设,导致村民对资金去向产生严重误解和不信任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找到病根,陈芳开出了“药方”:
组织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组成清账小组,在村民大会上,将历年来移民资金的收支明细一笔笔公开,现场答疑解惑。
推动石头坳村成立“移民资金监督理事会”,由村民选举产生,赋予其对资金使用计划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任何重大资金使用,必须经理事会审议并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
引导村委会将结余资金和后续扶持资金,优先用于村民反映最强烈的村内道路硬化和饮用水改造项目,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去,效果立竿见影。
当村民们看到清清楚楚的账目,感受到自己真正拥有了话语权,并且资金被用于改善自身生活的项目时,积压多年的怨气逐渐消散。
村民代表会议顺利通过了道路和饮水工程方案,村民自发投工投劳,气氛热烈。
困扰石头坳村多年的“火药桶”,在陈芳“源头化解”机制的疏导下,成功实现“软着陆”!
消息传到县委,董国云大为赞赏,亲自批示将石头坳村的经验作为“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在全县推广。
陈芳的名字,第一次真正进入了榆林县最高决策层的视野。
她的坚持和“笨功夫”,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
开发区启动区“三通一平”工程的开标日终于到来。
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大厅内,气氛庄重而略带紧张。
李鸣风作为招标人代表,与县纪委、发改委、建设局、财政局等部门代表组成的评标委员会成员端坐台上。
台下,坐着十几家前来投标的建筑企业代表。
钱广进西装革履,志得意满地坐在前排,他身后是几家“联合体”成员的代表。
他甚至还看到了两家按他指示注册的“外地壳公司”代表,正襟危坐,眼神却有些飘忽。
开标程序按部就班进行。
主持人宣读投标人名单,公证人员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情况,然后逐一开启投标文件,宣读投标报价。
“广进建筑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人民币贰仟叁佰捌拾万元整!”
“宏远建筑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人民币贰仟肆佰伍拾万元整!”
“顺达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人民币贰仟肆佰捌拾万元整!”
……
“四海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人民币贰仟贰佰万元整!”
“腾飞建筑工程队投标报价:人民币贰仟壹佰伍拾万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