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破冰前行(2/3)
避,不敷衍。
对于一些确实存在困难的个案,李鸣风当场指示工作组记录在案,承诺会后专题研究解决。
大会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
当人群逐渐散去时,许多人脸上的疑虑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盘算和期待。
阳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也照进了“北洼子”这片沉寂多年的土地。
信任,如同坚冰,开始在阳光的直射下悄然融化。
“北洼子”改造如火如荼地推进,联合确权小组开始挨家挨户入户核查,街道办的工作重心似乎终于回归了“正轨”。
然而,县长郑卫国的一个电话,却将李鸣风拉回了另一个同样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战场。
“鸣风啊,‘北洼子’开局不错,你辛苦了。
”郑卫国的声音带着肯定,但随即话锋一转,“但是,榆林街道,可不止一个‘北洼子’!你是街道党工委书记,是榆林县城核心区的当家人!不能只盯着一个大项目,忘了‘过日子’!”
他语气严肃起来:“我这两天在县城转了转,问题不少!解放路、人民路这些主干道,占道经营又回潮了!污水横流,垃圾清运不及时!老旧小区(非棚改区)物业管理混乱,投诉不断!还有市民反映,公园设施老化,晚上黑灯瞎火,连个跳舞的地方都没有!城市管理,要的是绣花功夫,是日复一日的精细!这才是考验你治理能力的根本!”
郑卫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给你定个目标:一个月内,让榆林街道的市容市貌、社区管理、人居环境,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提升!我不看报告,我只看实效!老百姓的口碑,就是你的成绩单!记住六个字:净、畅、宁、绿、亮、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放下电话,李鸣风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净、畅、宁、绿、亮、美”,六个字,涵盖了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这既是郑卫国的要求,也是他作为街道书记不可推卸的责任。
棚改是攻坚战,城市治理则是持久战,同样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感。
为了腾出更多精力抓全局,李鸣风决定将“北洼子”改造的具体协调工作交给一个更合适的人选。
他把陈芳叫到了办公室。
“陈芳,‘北洼子’项目已经走上正轨,但千头万绪,需要专人盯紧协调。
联合确权、补偿谈判、过渡安置、工程衔接,每一环都不能掉链子。
”李鸣风看着这个在风暴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我想让你担任‘北洼子’棚改项目办公室主任,全权负责日常推进和具体协调。
敢不敢接这个担子?”
陈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被坚定取代:“李书记,我敢!只要您信任我!”
“好!”李鸣风欣慰地点点头,“记住几点:第一,坚持原则,阳光操作,任何环节都要经得起审计和群众监督!第二,关注细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诉求,王德顺家的情况要持续跟进,确保救助到位。
第三,遇到重大困难和政策瓶颈,随时向我汇报。
第四,注意工作方法,既要讲政策,也要讲感情,争取大多数群众的理解支持。
”
“明白!请李书记放心!”陈芳挺直腰板,感到肩上的责任前所未有的重大,但内心却充满了斗志。
这是信任,更是历练。
就在李鸣风着手部署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街道办门口——小泉镇葡萄合作社的张伟。
他手里拎着两箱包装精美的葡萄,脸上带着憨厚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