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指着旁边的凉棚:“可领导们知道吗?这个不起眼的凉棚,对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有多重要?以前在‘北洼子’,我们就在大树底下唠嗑。
现在搬新家了,是李书记和陈委员,看我们没地方聚,才搭了这个棚子!这里是我们下棋、聊天、说家长里短的地方,是我们的‘根’!前两天,有人嫌它不好看,要拆掉它!是李书记!是李鸣风书记!顶住了压力,硬是把它保了下来!他说,社区不能光有漂亮壳子,还得有让老百姓自在说话的烟火气!”
张大爷越说越激动,又指向远处王强他们的三轮车:“还有那些小伙子!王强!他们腿脚不方便,找工作难!是街道帮他们组了服务队,给大家送餐、跑腿!方便着呢!可有人说他们车不好看,不让停!又是李书记!说他们靠劳动吃饭,不丢人!这才是我们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服务!”
他环视着安静的观摩团和脸色铁青的郑卫国,最后深深鞠了一躬:“领导们!我们老百姓不懂大道理,我们就知道,谁真心为我们着想,谁把我们当人看!李书记和陈委员,他们没光想着在领导面前露脸,他们是真真正正在帮我们过好日子!这凉棚,这服务车,就是我们新安家园的‘宝’!请领导们……别只看那些光鲜的,也看看这些‘土’的、‘实’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大爷的突然发声,如同在精心排练的舞台上撕开了一道真实的口子!全场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郑卫国面无人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精心营造的完美“盆景”,被这朴实无华的话语击得粉碎!
省住建厅厅长脸上的表情从惊愕转为严肃,随即又化为一种深沉的思考。
他没有说话,而是迈步走向那个凉棚,在石凳上坐了下来,拿起桌上的茶杯,对旁边一位拘谨的老人温和地说:“老哥,来,杀一盘?”又对愣在一旁的王强招招手:“小伙子,你们那个便民服务,能给我介绍介绍吗?”
接下来的观摩,彻底脱离了郑卫国预设的剧本。
省厅厅长不再听汇报,而是坐在凉棚下和老人下棋聊天,仔细询问他们对新社区的感受、对物业服务的意见、生活上还有哪些困难。
他饶有兴致地查看了王强的三轮车和他们的服务记录本,详细询问运营模式和收入情况。
专家学者们也纷纷围拢过来,记录、拍照,对居民自发形成的议事空间和内生性的服务组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方文山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这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一幕,目光深邃地落在人群边缘那个几乎被遗忘的李鸣风身上。
李鸣风没有上前抢话,只是默默地看着,眼中带着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坦然。
观摩结束后的简短总结会上,气氛迥异。
郑卫国准备的汇报材料成了废纸。
省住建厅厅长站在众人面前,语气感慨而有力:
“同志们,今天在榆林新安家园,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什么是真正的城市更新?什么是有效的基层治理?不是移了多少名贵树木,换了多少豪华招牌,建了多少崭新的活动中心!那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是人心,是烟火气!”
他指向凉棚方向:“那个不起眼的居民议事角,它不‘规范’,不‘高大上’,但它是老百姓自发形成的交流场所,是社区活力的源泉!它比任何华丽的展板都更能说明社区融合的深度!”他又指向王强他们,“那个便民服务小分队,车辆简陋,服务内容也普通,但它是解决回迁居民实际困难、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互助共治的生动实践!它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更有说服力!”
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