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获取智慧的捷径(3/3)
一起走出去吧。
如果有哪个路口你我都记不清楚了,那就各走一边,谁先看到最后的出口,谁就跑去高塔来引导另一个被困其间的人走出来。
所以当大智慧者看透了整个宇宙的潜在运行规律后,找到了最为高效稳妥的快速成长道路。
那就是:臣服于内在热忱,跟随它一往无前。
这里有一句祷告语,对象是自性中的智慧之光——愿上苍引领我,我必跟随;愿智慧之光点明远方的灯塔,我必跟随;请帮助我显化出当前当行的路,我必跟随。
智慧带来通透无碍的全然认知,让心思敞亮干净,鲜少世俗的扭曲。
任由红尘间是是非非、风浪滔天,身如浮萍、心无所系,故能跟随着故事起伏跌宕地飘,至柔却能克至刚。
无所挂怀便无所伤怀。
世事撕扯的是角色,而非内在的自我意识。
经历该经历的,搞明白其中课件蕴藏的内涵就好,然后安然地安住在当下的轻安中,看着世间的种种把戏。
看似无情,却有大爱;看似冷眼旁观,却能临危不乱。
在这样的洒脱中走过生命,既逍遥自在,又快捷平顺。
你不必是一个高明的医生也能一眼就看出来,我们多数时间里大部分的能量都消耗在哪里了,为什么我们反应慢而思考的层次很肤浅。
一个人每秒中能够感知、识别、反馈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尤其当意识处于低频的状态上时,脑子总是木讷的。
这时遭遇到突发事件,反应多数并非是自性或理智的,而是动物性的。
动物性的反应,一般只有三类:鲁莽地攻击、仓促地逃避、原地吓傻发呆。
脑子每天都乱哄哄的人,他的注意力、辨识力、预判力、反应力都很糟糕,导致其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
这主要因为脑子里的算力被情绪化的纷杂思绪不断大量地占据着。
那些放不下、想不开的各种问题,不是陈年旧账就是未雨绸缪,横竖绕不开得失两字。
度日如年,每天痛苦万分,疲惫不已。
想要走人生的捷径,既简单又困难。
简单,因为一生的蓝图、整个的迷宫在你踏入的那一刻就已经成为了定局,其中的变数就存在于你在每个人生路口上的抉择。
如果你能跟随自我内在热忱,无怨无悔地、不计得失地经历人生,始终保持着清明的觉察状态,那一切不要太容易的啦,好不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如果你本着挑战自我极限的渴望,开启迷雾模式,自己寻找答案,那你会收获到更多的意外奖励,当然要花费的时间更多,甚至反复在同一个关卡重复多次。
这里有个小技巧,那就是利用所谓的“觉悟”机制,让自己醒悟到人生如戏,然后带领着自我意识进入到不二境界。
什么是不二境界呢?即非一不二的认知。
在似是而非中,了知到世界既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也没有独一不二的标准答案。
不管是上下颠簸,还是左右摇摆、前后跌宕、内外游弋,都是正负弦波的系列位移,存在着周期性、交替性、混沌无常性、套叠性。
理解了这些后,你的逻辑思维就不会再认死理,因为那只会带来死路一条。
成功可以复制,但重复意味着过时。
最后的建议:尽量别跟内在自我意识顶牛。
不管你觉得自己多聪明,你都干不过它非线性时间的宏观视角。
说到这里,我想很多人就会突然理解臣服的意义了——你所臣服的不是命运或上苍的戏弄,而是自我灵魂团队中的规划安排与认知。
或许你会想:万一他们都错了,我再不坚持自己的,那我不就跟着一起倒霉了吗?
每个小我都被赋予了自由意识,以便激发多样性。
自我与自我团体间、自我与其它自我间、内在自我与外在自我和载具我间,角色的引导权到底如何取舍,这一尺度成为了发展的关键。
不然,内耗只会带来不断的纠结。
喜欢虚空法界,细雨着请大家收藏:()虚空法界,细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