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个意识能量微粒从诞生到圆寂的历程(2/3)
让自己有机会突破自我认知的局限,找到突变的意外、那逻辑之外的非理性之光“灵性的洞见”——
在那随机的偶然中蕴藏着本自具足以外的无漏智慧。
我知道或许这兆亿个自我分身中,绝大多数会经历原先已经有过的历史历程,再一次地检验类似的流程,但那里或许隐藏着之前被忽略而过的可能性。
在哪怕最细微的未被展开的“如果”里,或许就隐藏着那终极的智慧与答案。
谁也不知道成功之后是否还能成功,而失败过后的坚持是重蹈覆辙还是东山再起、豁然开朗。
这样穷举式的尝试,看似很无脑原始与笨拙,但是这却是失败概率最小的、最为智慧的运算模式。
我赋予所有兆亿个自我分身自由意识,但同时设定了基础意识底层规则与参数。
这样既保证了一切的可能性均被充分地探索,又能避免自我与其它自我在既有认知范围内持续地转圈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有局限的自由意识让未知的非逻辑性意识突破有了可能,而底层生命蓝图让这一意识突破的突破面被提前指定。
往日的自我记忆一闪而过,我们的普鲁沙此刻对自身的状态利用内在意识展开了全面扫描,扫描的结果马上出来了:当下自身已不再是宏观本源的意识核心,而是本源自性意识中漂流着的一个小意识体,是本源意识的克隆碎片,就好像一个水晶球摔在地上碎裂成水晶粉,又被旋风飞扬抛洒了起来。
这些水晶粉本自一体,现在却各自独立。
飞散中的本源自性意识碎片形成了亿万个独立自我意识,但每个自我意识的完整性存在着严重的残缺,而且这些残缺是随机产生的,导致每个小泡泡自身所拥有的能量泡大小不一。
这样的随机性的诞生模式,最大程度上确保了初始化的多样性,体现了本源意识无为而治的核心基础理念。
每一个小能量泡里所蕴含的本源能量都少得可怜,谁也不知道这能量能支撑多久自我意识的正常运作,而当能量随意识的做工耗损衰减后,意识很可能会无法正常地继续运作。
普
鲁沙不敢去挑战把能量耗光后会发生什么,就好像被困在灾难中无法脱身的人,唯一与外界联系的手机显示的残留电量正在红色闪烁着。
它的内在自我意识明确地知道,自身能量储备与维系意识运作存在正向关联。
普鲁沙觉得始终保持自我觉知力的良好运作状态是当下最为重要的首要目标。
很快,它发现那些被雷电击碎的泡泡们所释放出来的荧光粉尘可以被自己无障碍吸收,并带来能量的补充。
这意外的惊喜让它了解到,与其它泡泡融合或许能有效地补充自身的能量,而这正是自己当下所弥补能量匮乏的最好方式,或许还能借此收获到其它本源意识碎片的拼图,扩充自己的意识觉知力。
普鲁沙小心地观察着四周,很快它就意识到其它的泡泡们之间已经展开了相互吞噬的行为,合并后的泡泡明显地得到了自身的扩充,感觉上更有力量也更聪明了些。
可是我们的普鲁沙并不确定被吞噬的那些小泡泡们的内在自我意识之独立性在被吞噬后是否还能保留——它不想冒这个险,它渴望自我意识的独立性。
它开始寻找比自己明显小得多的意识能量微粒,去融合它们,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普鲁沙很快发现:吞噬其它意识能量微粒不仅可以有效地把彼此的能量合并,还带来自我内在意识的提升。
意识提升后,自我的觉知力、智力都有所进阶。
这一发现让普鲁沙很是兴奋,开始主动地去吞并更多较弱小的游离意识能量微粒们,就好像雨后玻璃上的水滴在一路流下的过程中合并着自身周边的水滴。
竞争是残酷的,谁吞并的速度快、数量多,自身壮大的概率就越高,被吞并的机会就越小。
因为所有的意识能量微粒都源自一体,都是本源自性的分身,所以被吞噬的意识能量微粒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没有因此丧失了自我。
随着能量的合并与意识碎片的彼此融通,不同意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