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裂帛声里换乾坤(2/3)
国、张良娣构陷埋下了祸根!
“殿下?您怎么了?脸色这么白,是不是头还疼?”
春桃见他发愣,伸手想探他的额头,却被李倓猛地抓住手腕。
他的指尖还在发颤,连带着声音都有些紧绷:“现在是什么时辰?父王……陛下在哪?广平王殿下呢?”
春桃被他抓得一愣,随即小声回道:“回殿下,刚过辰时三刻。
陛下在主营帐召集广平王、南阳王和各位大人议事,说是要定西行入蜀的路线。
广平王殿下半个时辰前就过去了,南阳王殿下……估计还在跟他的部将赌气呢。
”
入蜀路线?还好,原主还没来得及闯进去进谏!
李倓松了口气,指尖却仍在发抖——他穿越的时间太巧了,正好卡在原主要闯祸的节骨眼上。
必须拦住这股冲动,绝对不能让原主的悲剧重演!历史上的建宁王,就是因为太刚直、太不懂藏锋,才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他现在顶着这具身体,手里握着的是“预知历史”的筹码,绝不能重蹈覆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知道了。
”他定了定神,努力模仿记忆里原主的语气——原主虽急脾气,但对下属还算温和,只是此刻他刻意放软了声调,少了几分原主的莽撞,“你先下去,把我那套银甲备好……不对,”他顿了顿,突然改口,“不用银甲,把我那件玄色细棉布常服拿来,再温碗粥,多加些枣泥,我稍后要去主营帐见父王。
”
春桃明显愣了一下,眼底闪过几分疑惑——往日里殿下只要一提进谏,早该火急火燎地让她备甲,恨不能立刻冲到主营帐去,怎么今天突然要穿常服?还要先喝粥?但她不敢多问,只躬身应了声“是”,转身时还忍不住回头看了他一眼,见他坐在胡床上盯着帐顶出神,才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帐帘落下的瞬间,李倓才瘫坐在胡床上,双手撑着额头强迫自己冷静。
他抬手摸向腰间的鱼袋,解开袋口的绳结,里面果然躺着块青铜鱼符,正面刻着“建宁王倓”四个字,篆书规整,边缘还带着淡淡的包浆,是唐代宗室身份的凭证。
他又打开算袋,里面装着几支算筹、一小块松烟墨,还有张折叠的麻纸,上面用隶书抄着几句《孙子兵法》,字迹遒劲,应该是原主平时练字的手笔。
真实感像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他淹没——他真的成了建宁王李倓,活在安史之乱最混乱的时刻。
帐外是随时可能逼近的叛军,帐内是猜忌心重的父亲李亨,还有个未来会登基却此刻同样谨慎的大哥李豫,更别提暗处盯着宗室权力的李辅国、张良娣,以及虎视眈眈的回纥人……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不能慌,”他对着帐内的铜镜喃喃自语。
那是面黄铜镜,边缘刻着缠枝莲纹,镜面不算太亮,却能清晰映出他现在的模样——二十三四岁的年纪,剑眉星目,鼻梁高挺,下颌线带着几分少年人的锐利,只是脸色还有些苍白,眼底藏着挥之不去的疲惫。
这是原主的脸,却装着个来自千年后的灵魂。
正想着,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夹杂着士兵的交谈声,风吹着帐帘缝隙,把声音送了进来——“你看见没?营门那边来了几个回纥使者,高鼻深目的,穿的皮袍上还绣着狼头,说是要见陛下,想谈借兵的事。
”
“回纥人?他们可不好打交道!上次朔方军向他们借兵,他们要了三千匹战马、五万石粟米,还说要是打赢了,洛阳的财帛要分他们一半……”
“嘘!小声点!别让殿下们听见,这会子正是敏感时候,可别再添乱了!”
回纥使者?李倓心里咯噔一下。
他瞬间想起,安史之乱中,唐朝确实向回纥借过兵,甚至还答应了“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归回纥”的屈辱条款,导致后来回纥兵在洛阳大肆劫掠,埋下了回纥与唐朝的矛盾。
这事儿,要是处理不好,就是个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