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富商代表王元宝(1/3)
土墱城的晨光初染城头,便被一阵清脆的驼铃声划破。
李倓站在东城门的哨塔下,望着远处沙尘里缓缓行来的商队——二十匹骆驼驮着胀鼓鼓的粮袋,十余名精壮护卫腰间斜挎横刀,簇拥着一辆装饰精致的乌篷车,车帘边角绣着暗金的“王”字纹样,在荒原的萧瑟里透着几分江南的精致。
“殿下,那就是王元宝的商队。
”身旁的亲卫低声提醒,“听说这位江淮盐商手里攥着半个江南的盐引,连扬州刺史都要让他三分。
这次带三百石粮来,怕是主要为了探底。
”
李倓微微颔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是原身留下的最后一件贵重之物,昨日整理行装时特意带上,倒不是为了撑场面,而是心里早有了应对之策。
他转身走下哨塔,郭子仪已在城门下等候,一身簇新的绯色官袍虽沾了些风沙,却依旧透着节度使的威严,显然是为了让商人看出诚意。
乌篷车在城门前停下,车帘被一只戴着玉扳指的手掀开,先下来的是个穿青布长衫的随从,手忙脚乱地在车下铺了块锦垫。
随后,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缓步走下,锦袍是蜀地织的流云纹,腰间系着一条镶宝石的玉带,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眼神却像鹰隼般扫过城门两侧的朔方军——正是江淮盐商之首,王元宝。
“老夫王元宝,见过郭将军、建宁王殿下。
”王元宝躬身行礼,动作不卑不亢,目光在李倓年轻的脸庞上多停留了片刻,显然未料到这位献策抵押盐池的王爷竟如此年轻。
“王先生远道而来,辛苦了。
”郭子仪上前半步,抬手虚扶,“帐内已备下热茶,咱们边谈边说。
”
李倓顺势接过话头,目光落在商队驮着的粮袋上,语气带着真诚的暖意,:“王先生未谈先送粮,这份心意,倓与朔方军上下都记在心里。
昨日已让人把粮袋卸去城外的流民营,孩子们今早终于喝上了热腾腾的稠粥。
”
王元宝闻言,眼角的笑意深了几分。
他刚才进城时,确实瞥见城外的空地上,几十名流民正跟着亲卫开垦荒地,孩子们捧着陶碗在田埂边嬉笑,不像别处那般死气沉沉。
此刻听李倓提起,便顺着话头道:“殿下收容流民、开垦荒地,是仁政之举。
只是乱世之中,仁政需得粮草支撑——老夫这三百石粮,不过是杯水车薪,算不得什么。
”
说话间,几人已走进中军帐。
帐内的布置比往日规整了许多,案上摊着标注盐池的舆图,旁边放着两份草拟的契约,一份是盐池经营权抵押条款,一份是商队庇护协议,笔墨都还是新的。
帐角的炭盆里燃着松枝,袅袅烟气里混着淡淡的茶香,驱散了帐内的寒气。
王元宝在案前坐下,目光先落在舆图上,手指在乌池、白池的位置轻轻点了点,随即端起亲卫递来的茶盏,却没喝,只是用杯盖撇着浮沫:“郭将军、殿下,老夫直说了吧。
昨日李光弼将军派人传信,说用朔方盐池三年经营权换两万石粮,老夫连夜召集商队议事,半数人都觉得不妥——倒不是嫌利薄,是怕风险太大。
”
他放下茶盏,语气里带着商人特有的审慎:“盐池再好,若哪日叛军占了灵武,或是朝廷追责收回经营权,老夫这些粮不就打了水漂?商人逐利,可更怕血本无归。
”
帐内的气氛瞬间静了下来,炭盆里的松枝噼啪作响,格外清晰。
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