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唐中兴> 第18章 肃宗初立议储位

第18章 肃宗初立议储位(2/3)

日又筑梯形营垒固灵武,此等勇毅与智谋,实乃宗室之表率,臣以为,太子之位当属建宁王。

    ” 韦陟的话音刚落,几位朔方军将立刻附和:“末将等也以为建宁王殿下合适!”他们昨日亲眼见李倓与流民一起筑营垒,亲力亲为,毫无皇子骄气,心中早已暗暗佩服。

     李亨的眉头微微蹙起,目光落在李倓身上。

    他并非未曾思量过储位之事,李豫年长稳重,然稍欠决断;李倓有勇有谋,却年纪尚轻,且功劳过盛,难免引人生议。

    他正想开口说“此事容后再议”,却见阶下的李倓忽然动了。

     未等众人反应过来,李倓已撩起衣袍,快步跪伏在丹墀之下,甲胄上的铜扣撞在青砖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垂着头,声音清晰而诚恳:“父王,诸位大人,臣弟以为,太子之位绝不可属臣弟,当属兄长广平王。

    ” 殿内一片哗然,连韦陟都愣住了,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

    李豫也显得十分意外,上前一步想扶他,却被李亨用眼神制止。

     “自马嵬坡兵变后,兄长李亨随父王北上,日夜守护父王安危,亲力亲为安抚流民。

    在营垒中,兄长不仅亲自为受伤的亲卫换药,还迅速北上灵武,稳定军心,组织平叛,其仁厚之心和果敢行动,臣弟自愧不如。

    ”李倓的声音透过大殿,落在每个人耳中,“臣弟不过是凭一时之策偶立微功,若论稳重周全、得民心,皆不如兄长。

    且礼法有‘立嫡以长’之训,兄长年长于臣弟,德行兼备,若立为太子,必能助父王安定社稷,凝聚人心。

    臣弟愿为兄长辅翼,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他说着,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发出“咚”的一声:“求父王三思,册立兄长为太子!” 李亨坐在御座上,眼底的疑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难以掩饰的欣慰。

    他原本还担心李倓功劳太盛会生出争储之心,如今见他主动推让,且句句在理,不仅顾全了礼法,更顾全了兄弟情谊,心中对这个儿子的认可又深了几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子仪站在列末,望着跪伏的李倓,眼底闪过一丝赞许。

    他原本还担心储位之争会动摇灵武的根基,如今李倓的举动,不仅化解了潜在的矛盾,更显其胸襟——这年轻王爷,不仅有勇有谋,更有“不争”的大智慧,实为大唐之幸。

     李亨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倓儿所言极是。

    豫儿年长稳重,一路护持有功,确有储君之姿。

    然而,鉴于当前局势尚未完全稳定,叛军未平,两京未复,故册立储君之事,宜待局势明朗,再行定夺。

    ” 他顿了顿,看向仍跪伏在地的李倓,语气缓和了许多:“倓儿,你虽然辞让了储位,但你的功劳是不可不赏的。

    朕决定封你为太常卿同正员,享受正三品的俸禄,负责掌管礼仪祭祀之事,并兼任亲卫都指挥使,继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我在六界磕CP 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 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莲花楼之渡莲者为药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袖里霜华1 杨过:头戴虎头帽,谁来和谁闹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两个失忆的百岁老人:门后终极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穿越之边疆崛起 一枪定山河 我自己搞,新大魏!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大明工业导师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大明执政官 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 星河寥寥 靖康逆转:易枫传 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 朕的大学时代 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 外卖侠闯大周 高铭远传奇 北洋钢铁军魂 穿越大夏秀诗词 我在六界磕CP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大唐问道:逍遥万界游 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 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重生觉醒神医之我在民国救华夏 一人之下:开局遮天九秘!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 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 玄黄问道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