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唐中兴> 第23章 李泌奉诏入灵武

第23章 李泌奉诏入灵武(2/3)

,目光落于他手中锦盒,眸中隐现探究之意:“建宁王殿下?久闻殿下在好畤县守危城、在土墱城筹粮草,是宗室中少有的实干之人。

    然殿下未赴城门与百官同迎,却至吾这驿馆,莫非有要事相商?” “先生明鉴。

    ”李倓将锦盒递上前,“晚辈今日来,不是为陛下的诏书,也不是为平叛的官职,而是为谢安的故事。

    ” 李泌打开锦盒,看到那枚“东山”玉佩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拿起玉佩,指尖抚过“东山”二字,忽然笑道:“殿下这是把我比作谢安?可谢安出山是为家族荣耀,我隐居却是为避朝堂纷扰。

    ” “晚辈不敢妄比。

    ”李倓抬头,目光坦诚,“谢安‘东山再起’,是为匡扶晋室;先生今日赴灵武,却是为救大唐于危难。

    只是晚辈知道,先生素来不喜官场束缚,当年玄宗赐官,先生却以‘愿守山林,以观时局’为由拒绝——晚辈今日来,是想对先生说一句:若先生愿为平叛出谋划策,他日乱定之后,晚辈必助先生归隐,重回嵩山,再续琴书之乐。

    ” 屋内的空气瞬间静了下来,只有窗外胡杨林的叶子被风拂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李泌握着玉佩的手微微一滞,眼神里的探究渐渐化作了动容。

    他望着李倓年轻却沉稳的脸庞,蓦然想起昨日在驿道上听闻的传闻——这位建宁王不仅善战,且通营垒、晓商道,更可从流民中发掘工匠改良军械,如今看来,传言果然不虚。

     “殿下如何知晓我不喜官场?”李泌放下玉佩,语气里多了几分认真。

     “晚辈曾在东宫读过先生的文章。

    ”李倓从容应答,“先生在《复明堂议》中写道‘官者,器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可见先生视官职为济世之器,而非追求之物。

    如今大唐危难,正是需先生用‘器’之时;待乱定之后,晚辈自当助先生‘藏器’归山。

    ” 这番话恰好说到了李泌的心坎里。

    他隐居多年,并非不愿为国效力,只是看透了朝堂的勾心斗角——玄宗晚年宠信宦官,肃宗如今又依赖李辅国、程元振之流,若贸然出山,怕是会陷入权力漩涡。

    可眼前的少年,不仅懂他的志向,还愿为他的归隐承诺,这份真诚,让他不得不动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殿下可知,陛下召我来,是想让我任宰相之职?”李泌忽而问道。

     “晚辈知晓。

    ”李倓点头,“但晚辈也知晓,先生定会拒绝。

    ”他顿了顿,续道,“先生若愿相助,不必拘泥于官职。

    晚辈在军中尚有几分薄面,郭子仪将军、李光弼将军也愿与晚辈协调,先生若有良策,可通过晚辈转达,既免了官场纷扰,又能实现济世之志,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泌望着榻旁的《道德经》,忽然笑了。

    他拿起玉佩,重新放回锦盒,推到李倓面前:“殿下这玉佩,我暂不收。

    待他日乱定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我在六界磕CP 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 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莲花楼之渡莲者为药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袖里霜华1 杨过:头戴虎头帽,谁来和谁闹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两个失忆的百岁老人:门后终极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穿越之边疆崛起 一枪定山河 我自己搞,新大魏!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大明工业导师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大明执政官 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 星河寥寥 靖康逆转:易枫传 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 朕的大学时代 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 外卖侠闯大周 高铭远传奇 北洋钢铁军魂 穿越大夏秀诗词 我在六界磕CP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大唐问道:逍遥万界游 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 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重生觉醒神医之我在民国救华夏 一人之下:开局遮天九秘!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 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 玄黄问道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