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唐中兴> 第24章 书房论道说回纥

第24章 书房论道说回纥(2/3)

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军营的篝火,“其一,郭子仪将军曾赠磨延啜汗血马,两人有兄弟之谊。

    去年回纥内乱,还是郭将军派使者调解,这份情分磨延啜不会忘。

    其二,”他从怀中取出一块蜀锦,青底织着鸾鸟纹,“这是贡品级别的八梭锦,磨延啜的可敦(王后)最喜中原织物。

    若遣使时带上五百匹这样的锦缎,再许以‘助战一日赏绢十匹,破城后另赏百万匹’,比割地更合他心意。

    ” 李泌轻抚蜀锦纹路,忽忆起天宝年间玄宗曾赐他同纹锦缎一匹,彼时他转赠嵩山僧友,不料竟被回纥商人辗转购去。

    “可割地是现成的好处,绢帛需等平叛后兑现,磨延啜会信吗?” “他不得不信。

    ”李倓语气坚定,“如今安禄山占了两京,若大唐覆灭,回纥不仅没了绢帛来源,还要直面叛军的威胁。

    助唐平叛,既能得实利,又能保边境安稳——磨延啜是雄主,不会算不清这笔账。

    更重要的是,”他话锋一转,眼中多了几分沉重,“割地会寒了天下民心。

    当年安禄山以‘清君侧’起兵,若咱们为借兵弃民,与叛军有何区别?民心散了,即便收复两京,大唐也难复元气。

    ” 这句话正戳中李泌的心坎。

    他想起当年因讥讽杨国忠被流放时,沿途百姓夹道相送的场景,那时他便暗下决心,若再入世,必以民为本。

    “殿下此言,正是我心中所想。

    ”他提笔在纸上写下“绢帛助战策”五字,“此计兼顾军事与民心,明日我便将其纳入平叛总策,呈给陛下。

    ” 李倓却按住他的手:“先生且慢。

    ”他望着案上的《道德经》,想起李泌昨日提及“藏锋”之语,“此事需隐去晚辈之名。

    李辅国等人本就忌惮我与郭将军亲近,若再让他们抓住把柄,恐生祸端。

    就说是先生与郭将军商议的结果,更为稳妥。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泌眼中闪过暖意,这少年不仅有远见,更懂朝堂凶险。

    他颔首道:“殿下思虑周全。

    明日朝议,我自当设法使陛下采纳。

    只是遣使之人需慎重,既要懂回纥习俗,又要能稳住磨延啜。

    ” “晚辈举荐一人。

    ”李倓不假思索,“郭将军麾下的仆固怀恩。

    他本是回纥仆固部人,与磨延啜有旧,去年还出使过回纥。

    由他带队,再带上郭将军的亲笔信,必能成事。

    ” 李泌抚掌赞叹:“殿下连人选都想好了?看来早有谋划。

    ”他取过酒壶,斟了两杯冷酒,“今夜这番论道,令我想起当年与陛下在东宫议事的光景。

    ” 李倓举杯与他相碰,酒液入喉辛辣,却暖了四肢百骸。

    “先生过誉。

    晚辈只是不愿见百姓再遭离乱,不愿见大唐疆土被拱手让人。

    ”他望着窗外渐停的风雪,“若此计能成,不仅能借回纥之力,更能为日后定下规矩——大唐的盟友,该以信义联结,而非土地换取。

    ” 两人又聊至深夜,从回纥的兵力部署谈到叛军的内部矛盾,李泌将自己推演的“疲敌之策”细细说明:“让李光弼出井陉,郭子仪入河东,牵制史思明与安守忠,再以回纥骑兵突袭范阳——只是这一切,都得等借兵之事敲定。

    ” 李倓听得不住点头,这与他所知的历史中李泌提出的战略不谋而合,只是前世肃宗急于收复两京,未能采纳此策,致使平叛拖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我在六界磕CP 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 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莲花楼之渡莲者为药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袖里霜华1 杨过:头戴虎头帽,谁来和谁闹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两个失忆的百岁老人:门后终极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穿越之边疆崛起 一枪定山河 我自己搞,新大魏!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大明工业导师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大明执政官 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 星河寥寥 靖康逆转:易枫传 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 朕的大学时代 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 外卖侠闯大周 高铭远传奇 北洋钢铁军魂 穿越大夏秀诗词 我在六界磕CP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大唐问道:逍遥万界游 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 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重生觉醒神医之我在民国救华夏 一人之下:开局遮天九秘!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 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 玄黄问道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