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唐中兴> 第35章 江淮粮船遇风浪

第35章 江淮粮船遇风浪(3/3)

“我有法子。

    ”李倓取出皇城使令牌,“以陛下名义征调民夫,每日付三升糙米,再许以免税半年。

    百姓感念陛下恩德,定会相助。

    ” 崔希逸依言而行,盐州百姓果然踊跃应募。

    三日之内,两万石粮草便分批次运出盐州,经银州中转,顺利踏上前往太原的水路。

    李倓站在无定河畔,望着满载粮草的船队扬帆而去,终于松了口气。

     此时周俊送来急报,灵武传来消息:贺兰进明见李倓顺利调粮,又弹劾他“私用盐引,结党营私”,却被肃宗驳回——李泌早已上奏,说明盐引是郭子仪所赠,用于军需周转。

     “贺兰进明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周俊忧心道。

     李倓却笑了,摩挲着腰间玉棋,忆起李泌之言:“盐州实乃宝地。

    ”此处不仅有粮草盐铁,更有崔希逸五千精兵。

    他提笔给李泌写了封回信,提及江若湄的分段运粮法已初见成效,又说崔希逸愿归附太子麾下,末尾写道:“盐州可作后路,太原之战,我军已有底气。

    ” 夜深人静时,李倓站在盐州城头。

    月光如银纱般洒落在苍茫的戈壁上,远处悠悠传来清脆的驼铃声响——那是康拂毗延的商队,他们按约定送来的牛角已稳稳运抵盐州仓。

    他忽然明白,这场粮船危机虽是祸事,却让他跳出灵武的权力漩涡,掌控了盐粮与军方的关键脉络。

     而灵武的紫宸殿内,肃宗正看着李泌送来的粮运奏报。

    李泌在奏中写道:“建宁王在盐州整肃漕路,百姓归心,实乃社稷之福。

    江若湄分段运粮法,可推行江淮诸路,每年省脚费数万贯。

    ” 肃宗缓缓放下奏报,指尖轻轻划过“江若湄”三字。

    这个名字,他隐约有些印象,正是李倓举荐的那位商栈主事。

    “这个女子,倒有几分才干。

    ” 一旁的李辅国连忙附和:“殿下知人善任,只是盐州偏远,恐其拥兵自重。

    不如召江若湄回灵武,协助管理漕运?” 肃宗未置可否,目光望向窗外的明月。

    他知道李倓在盐州站稳了脚跟,却也明白此时需要借其才干稳定粮草。

    “传旨,准江若湄为江淮漕运副使,协助李倓督运粮草。

    ” 李辅国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却只能躬身领旨。

    他望着肃宗的背影,暗暗咬牙——李倓即便去了盐州,仍能得到重用,这口气,他咽不下。

     盐州的月光下,李倓收到了肃宗的旨意。

    江若湄双手捧起漕运副使的官印,眼中闪烁着欣喜的光芒:“殿下,有了这官印,我们便可以调动江淮所有船帮,分段运粮法能推行得更顺利了!” 李倓点头,将官印递给她:“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

    我已让人通知李光弼,粮草十日必到太原,让他做好迎击史思明的准备。

    ” 他走到城垛边,望着东方。

    太原方向,烽火已隐隐浮现,安禄山的铁骑正如黑云压城般南下,而他在盐州掌控的盐粮与兵力,终将成为刺破黑暗的利刃。

    只是贺兰进明与李辅国的觊觎,仍像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动攻击。

     “周俊。

    ”李倓低声道,“密切监视灵武动向,一旦有贺兰进明的人来盐州,即刻禀报。

    ” “是,殿下。

    ” 夜色渐深,盐州仓的灯火亮如白昼。

    江若湄正与崔希逸核对粮草账目,李倓则在地图上标注着中转仓的位置。

    这场因粮船风暴而起的危机,最终化作了他布局朔方的关键契机。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大唐中兴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我在六界磕CP 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 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莲花楼之渡莲者为药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袖里霜华1 杨过:头戴虎头帽,谁来和谁闹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两个失忆的百岁老人:门后终极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穿越之边疆崛起 一枪定山河 我自己搞,新大魏!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大明工业导师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大明执政官 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 星河寥寥 靖康逆转:易枫传 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 朕的大学时代 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 外卖侠闯大周 高铭远传奇 北洋钢铁军魂 穿越大夏秀诗词 我在六界磕CP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大唐问道:逍遥万界游 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 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重生觉醒神医之我在民国救华夏 一人之下:开局遮天九秘!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 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 玄黄问道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