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渠道为王?我自为王!(1/3)
谣言的风暴,在杜建邦那两通石破天惊的电话之后,非但没有平息,反而以一种更加诡异的姿态,酝酿着更大的波澜。
而此刻的卫红服装厂,却像是暴风眼中的孤岛,一片热火朝天。
生产线全速运转,工人们的士气前所未有的高涨。
在“阶梯式计件奖金”的魔鬼诱惑下,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眼里冒着火光。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条条喇叭裤从自己手中诞生,然后变成一张张崭新的“大团结”,塞满自己的口袋。
“厂长,样品出来了!”
新任车间主任张工,捧着一条刚刚下线的、经过精细熨烫的宝蓝色喇叭裤,像捧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满脸红光,激动地冲进了办公室。
这条裤子,是他亲自盯着,由厂里手艺最好的几个女工,用最顶级的布料,精心缝制出来的第一件成品。
版型挺括,线条流畅,裤脚在走动间微微摆动,带着一种后世看来理所当然,在此刻却惊世骇俗的动感与时髦。
张工信心满满,他在这行干了半辈子,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裤子。
“厂长,您看,这手艺,这版型,绝对是全市独一份!我这就拿着它去市百货大楼!只要王科长那儿能点头,咱们这裤子,就不愁卖!”
在八十年代,国营百货大楼,是普通商品能够触及的唯一正规销售渠道,是所有工厂都梦寐以求的圣殿。
能把产品摆上百货大楼的柜台,不仅意味着销路,更意味着一种官方的认可。
杜建邦点了点头,目光平静:“去吧,张工,辛苦你了。
”
张工一听,更是干劲十足,他小心翼翼地将那条喇叭裤用干净的白布包好,揣进怀里,蹬上厂里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的二八大杠,雄赳赳气昂昂地直奔市中心而去。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王科长在看到这件“艺术品”后,那惊为天人的表情,看到了百货大楼的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的场景。
然而,他不知道,一张早已织好的、充满了恶意与羞辱的大网,正在百货大楼里,静静地等着他。
市百货大楼,采购科科长办公室。
前进服装厂的厂长刘长河,正满脸堆笑地给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挺着啤酒肚的男人点烟。
这人,正是执掌着全市商品生杀大权的采购科一把手,王科长。
“王哥,您尝尝,这可是专门从沪上托人带回来的中华烟。
”刘长河点头哈腰,又从脚边的皮包里,拎出两瓶用报纸精心包裹着的茅台酒,不动声色地塞到了办公桌底下,“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您千万别嫌弃。
”
王科长深吸了一口烟,舒服地吐出一串烟圈,眯着眼睛,脸上是酒足饭饱后的慵懒与满足。
他斜眼瞥了一眼桌底的茅台,慢悠悠地说道:“长河啊,你这又是何必呢?咱们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他拍了拍刘长河的肩膀,算是收下了这份厚礼。
“王哥,是这么个事。
”刘长河凑了过去,压低了声音,脸上露出一丝阴狠,“城西那个卫红厂,最近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换了个毛头小子当厂长,搞了一批什么‘喇叭裤’,估计八成待会儿就得来您这儿碰运气。
我跟您交个底,那玩意儿,就是奇装异服!流里流气的小青年穿的,正经人谁穿那个?这要是摆上咱们百货大楼的柜台,那不是带坏社会风气,影响咱们百货大楼的光辉形象嘛!”
王科长闻言,不屑地撇了撇嘴。
他这种在国营单位里养尊处优的干部,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不走寻常路,试图搞“歪门邪道”的投机分子。
他弹了弹烟灰,用一种官僚气十足的腔调说道:“放心,我们百货大楼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窗口单位,政治觉悟是第一位的!那种不三不四、影响市容的东西,绝对不可能上我们的柜台!”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
张工怀着满心的激动与期待,推门而入。
“王科长,您好!我是城西卫红服装厂的车间主任,我叫张卫国!”他有些拘谨地自我介绍,然后,像献宝一样,小心翼翼地将那条包裹着的喇叭裤,呈了上去。
刘长河在一旁,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看好戏的笑容。
王科长连眼皮都没抬,只是懒洋洋地“嗯”了一声。
他甚至没有伸手去接,只是用下巴指了指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