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1/3)
国营饭店那场石破天惊的鸿门宴,像一场十二级的台风,余波在第二天清晨,依然席卷着卫红厂的每一个角落。
昨晚的庆功宴,前半场是天堂,后半场是神话。
工人们揣着那厚厚一沓、足以让他们过上好几个肥年的奖金,喝着不要钱的茅台,吃着流油的红烧肉,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抵达了巅峰。
可后半场王秀莲的闯入,以及杜建邦那番摊牌,却像一记记惊雷,将他们那点朴素的认知,炸得粉碎。
我们的厂长,是爱国华侨?
我们的厂长,买下了国营饭店?
我们的厂长,能决定纺织总厂工会主席的命运?
这些信息,对于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人们来说,太过魔幻,太过遥远,以至于他们整晚都晕乎乎的,分不清自己是喝醉了,还是在做梦。
直到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
他们带着宿醉的头疼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三三两两地走进工厂大门时,才发现,梦,醒了。
厂区中央,那个昨天还用来搭台发奖金的空地上,杜建邦早已负手而立。
他穿着那件旧中山装,神情平静,仿佛昨晚那个一言定人生死、气场全开的商业巨鳄,只是众人的一场幻觉。
但工人们不敢再有丝毫的小觑。
他们看着杜建邦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如果说之前是崇拜和感激,那么现在,就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对未知力量的敬畏。
他们本以为,厂长今天会发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为他们描绘更宏伟的蓝图。
然而,杜建邦什么都没说。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而他身后的墙壁上,不知何时,已经贴上了三张很大的用墨汁写得力透纸背的白纸通告。
《卫红服装厂考勤及奖惩条例》
《生产安全责任书》
《车间卫生管理规定》
工人们好奇地凑上前去,只看了一眼,脸上的笑容就瞬间僵住了,刚刚还因为发了奖金而热血沸腾的心,像是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
“迟到一分钟,扣五毛;迟到半小时,扣半天工资;无故旷工一天,扣三天工资,并全厂通报批评!”
“上班期间,严禁串岗、闲聊、打瞌睡,违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罚款五元,第三次直接开除!”
“生产残次品,按数量扣除相应计件工资,并处以一到十元不等的罚款!”
“车间地面、机器台面必须保持清洁,下班前清理不干净,整个班组连坐,每人罚款一元!”
一条条,一款款,严苛、冰冷、不近人情!
这哪里是规定?这分明是套在他们脖子上的枷锁!
习惯了国营厂里“做多做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散漫日子的工人们,瞬间炸了锅。
“我的天!这比资本家的工厂还狠吧?上个厕所都得掐着点儿?”
“是啊,咱们以前聊天打屁,也没耽误干活啊,怎么就不让了?”
“罚款也太重了!五块钱,都够我家三天伙食了!”
议论声,抱怨声,此起彼伏。
昨晚还亲如一家的“革命同志”,此刻看着台上那个神情淡漠的年轻人,眼神里多了几分疏远和畏惧。
他们忽然意识到,昨晚发的那些钱,滚烫,但也……烫手!
就在这时,杜建邦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从今天起,”他环视全场,目光平静而锐利,“卫红服装厂,正式更名为——”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未来’,电器厂!”
“同时,我们不再生产任何服装。
我们的新产品是——电风扇!”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如果说刚才的规章制度只是让他们感到不适,那这个决定,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什么?电器厂?”
“厂长,您没开玩笑吧?咱们做了几十年衣服,连针头线脑都摸熟了,哪会搞那洋玩意儿啊!”
“就是啊!那电风扇里的线啊电路啊,咱们连见都没见过,怎么做啊?”
质疑声,恐慌声,瞬间淹没了整个厂区。
他们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在“电风扇”这三个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