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块砖(2/3)
然后,他跑到塑料制品摊位,花五块钱买了一沓中号的透明塑料袋。
他没有像其他菜贩一样摆开阵势,而是将三种蔬菜以大概2:2:1的比例,熟练地分装进一个个塑料袋里。
每袋大概装三斤左右,里面有五六个番茄,四五颗土豆,再加上两三根青椒。
分装好后,他找来一块硬纸板,用炭块写上几个大字:
家常三样,一块五一袋!
他把纸板立在面前,自己则站到了市场通往旁边几个老旧居民区的必经路口上。
此时正是下午四五点钟,上班族快要下班,家庭主妇们开始出来买菜的时候。
高辉深吸一口气,摒弃掉前世那点可笑的面子和矜持,开始叫卖:
“来看看嘞!家常三样,一块五一袋!番茄炒蛋,土豆烧肉,青椒肉丝,一顿饭的菜都齐活嘞!便宜又实惠!”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热情。
这种简单的捆绑销售,在后世烂大街,但在眼下这个年代,在这个小市场,还算是个新鲜玩意儿。
关键是,他抓住了目标客户的心理——图便宜、图省事。
一些路过的老太太、行色匆匆的年轻女人被他的吆喝和那块醒目的牌子吸引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伙子,你这袋子里都是啥?土豆有没有发芽的?”一个大妈凑过来,拿起一袋仔细翻看。
“阿姨您放心,都是今天刚挑出来的,就是样子丑点,绝对新鲜!您看这番茄,软是软点,正好炒出沙!土豆瓷实着呢!”高辉拿起一个土豆用力掰开,露出里面新鲜的瓤,“这一袋三斤多,才一块五,您单买这点土豆都不止这个价了!”
大妈对比了一下旁边摊位正常土豆八毛一斤的价格,又看了看袋子里搭配的番茄和青椒,确实划算。
“行,来一袋试试。
”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
“给我也拿一袋!”
“这倒是省事了,不用挑不用拣的。
”
“小伙子挺会做生意啊!”
高辉准备的二十多袋“家常三样”,在晚高峰的一个多小时里,竟然销售一空!有些人甚至一口气买了两袋。
摸着口袋里还带着顾客体温的、总计三十六块钱的毛票,高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扣除三十块本金和五毛钱塑料袋成本,这一个多小时,他净赚了五块五。
钱不多,甚至比不上林薇在鱼摊上杀半天鱼的收入。
但意义重大。
这是他重生后,依靠自己的观察和行动,堂堂正正赚来的第一笔钱。
是他用来砌筑新生活的,第一块,虽然微小,却无比坚实的砖。
他没有停留,立刻用这三十六块钱作为本金,再次冲进市场,找到那个蔬菜摊老板。
“老板,刚才那种处理番茄和土豆,还有吗?我再要一批,量更大!”
这一次,因为他要的量大,而且专挑这种“次品”,老板给了他更优惠的价格。
高辉如法炮制,又迅速分装、售卖。
等到晚上七点多,市场里的人流渐渐稀疏,高辉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结束了今天的“战斗”。
他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就着昏暗的路灯,仔细清点今天的收获。
初始本金:117.8元。
第一次进货:-30元。
第一次销售收入:+36元。
第二次进货(用36元利润):-33元(量大优惠)。
第二次销售收入:+42元。
最终结余:117.8-30+36-33+42=132.8元。
一天下来,净利润:15元。
高辉看着手里那一叠厚厚的、面额不一的纸币和硬币,脸上露出了重生后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