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谜影(2/3)
石缝里,发出“滴答”的轻响,谢先生和老墨正坐在石凳上喝茶,面前的石桌上摊着几本泛黄的古籍,书页边缘已经卷起,有些地方还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注解,上面的古老梦界文字晦涩难懂,旁边还画着一些奇异的梦核图谱,线条虽简单却透着古朴的韵味,显然是被反复翻阅、仔细研究过。
看到两人平安归来,谢先生和老墨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回来了?没遇到什么大危险吧?”老墨率先起身,快步走到李砚身边,目光落在他的核屋上,当看到那三道清晰的细痕时,眉头微微一皱,“核屋怎么受伤了?是遇到高阶浊影了?”
“遇到了虎哥的手下阿蛮,手里拿着缠满黑雾介的铁棍,威力不小,不过我们已经安全摆脱了。
”李砚简要说明了残梦区的遭遇,重点提到了预言核突然投射出高初荣遇险的景象、两人重逢以及合力突围的过程,刻意略去了召唤带来的强烈牵引感,只说是“预感朋友有危险,就赶了过去”。
谢先生听完,指尖轻轻摩挲着古籍的页角,眼神里带着深沉的思索,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提起桌上的茶壶,给两人各倒了一杯温热的雾介茶:“先坐下歇歇,喝杯茶解解乏,有什么事,慢慢说。
”
温热的茶水入喉,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顺着喉咙滑下,瞬间驱散了一路的疲惫和寒意,李砚和高初荣在石凳上坐下,身心都放松了不少。
老墨从屋里拿出一小罐修复雾介和一根细长的探浊针,走到核屋旁,小心翼翼地用指尖蘸取少量修复雾介,均匀地涂抹在核屋的细痕上,一边涂抹一边缓缓开口:“你去残梦区的这段时间,我和谢先生没闲着,翻了不少清雾堂珍藏的古籍,一来是想弄明白预言核到底在指引你什么,二来也是想找找应对黑雾介的办法。
”
李砚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心里泛起一丝好奇,他一直想知道预言核的来历和作用,只是之前没找到合适的机会问,此刻听到老墨的话,立刻来了兴致:“古籍里有关于预言核的记载?”
“不算直接对应的记载,但有不少关于‘梦界异常现象’的描述,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谢先生放下茶杯,将一本封面写着《梦界异闻录》的古籍轻轻推到李砚面前,“你先看看这一段,慢慢琢磨,能看懂多少算多少。
”
李砚凑近看去,古籍上的文字是最古老的梦界文,比他之前学过的基础文字复杂得多,好在有老墨之前教过的一些字根,勉强能读懂大概意思。
那段文字记载着:“古有幻梦,引人心神,缚其魂魄,以怨念为食,以痛苦为养。
灵识陷之,形散神留,往复循环,直至神元耗竭,化为‘虚形’,游荡于界。
”
“这是什么意思?”高初荣也好奇地凑了过来,皱着眉头看着那些陌生的文字,虽然看不懂,但能从李砚的神色中感受到一丝凝重。
“差不多就是字面意思。
”老墨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地解释道,“我们所在的梦界,本就由灵识与雾介构建,而有些心术不正之辈,会修炼邪术构建‘噩梦囚笼’,把其他生灵的意识强行关在里面——这些生灵并非梦者,却因某种机缘与梦界产生羁绊,他们的意识本就不属于这里,一旦被囚,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格外郑重:“被关在里面的意识,会反复经历最痛苦、最绝望的场景,那些作恶者就靠吸收这些痛苦催生的负面能量,来强化自己的梦核和力量。
”
而这些生灵留在梦界的‘痕迹’,就被称为‘虚形’。
”
李砚的心猛地一跳,脑海里下意识地浮现出在崇文馆时见到的那些黑影——他们眼神空洞,动作机械,只是麻木地在书架间徘徊,没有任何自主意识,当时他以为那些只是规则失衡产生的幻象,现在想来,或许就是老墨口中的“虚形”。
“谢先生,老墨,你们是说……崇文馆里的那些黑影,都是‘虚形’?”李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后背已经泛起了一层凉意。
谢先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伸手翻了几页古籍,指着一幅模糊的图谱说道:“你看这幅图,‘虚形’的形态与普通梦者截然不同,他们没有完整的梦泡,只能靠残留的意识能量维持轮廓,而且极其隐蔽。
”
他继续说道:“这些‘虚形’在梦界中几乎不会被察觉,因为他们的意识能量太微弱了,普通梦者的灵识根本感应不到。
”
只有两种情况例外:一是‘虚形’体内残留着强烈的情感波动,比如极致的绝望、不甘,这种强烈的情绪会短暂放大他们的能量,让周围的梦者隐约察觉;二是像你这样,拥有高阶纯净梦核的人,才能精准捕捉到他们微弱的意识波动。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砚的瞳孔微微收缩,后背的凉意更甚。
他想起在雾港边缘曾见过一个蜷缩在墙角的模糊轮廓,没有梦泡包裹,身形忽明忽暗,当时他隐约感觉到一丝强烈的悲伤情绪,却看不到任何梦者的痕迹,现在想来,那应该就是一个残留着不甘情绪的“虚形”。
“他们……连完整的形态都维持不了吗?”高初荣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无法想象,一种没有实体、只能靠微弱意识能量支撑的“存在”,该有多孤独和绝望。
“大多是这样。
”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