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鹊桥(2/3)
是救回母亲,高初荣的心愿是找到更强大的能量来改造自己的移动核,而他自己的心愿是找到回家的路,这枚神秘的梦泡,或许能同时满足他们的需求,成为他们雾海征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林知夏和高初荣对视一眼,纷纷点头,他们都相信李砚的判断,也知道现在反抗已经没有意义,只能选择相信这枚梦泡,进入其中一探究竟,林知夏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高初荣的脸上则露出了坚定的神色,两人都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三人不再抗拒,任由银色圆泡被丝线牵引着,缓缓驶入戏楼梦泡的大门,速度平稳,没有丝毫颠簸,像在平静的湖面上航行,银色圆泡与戏楼梦泡的泡壁接触时,没有产生任何碰撞,而是像水滴融入大海般,缓缓穿过,没有一丝阻碍,仿佛两个世界在此刻无缝衔接。
穿过泡壁的瞬间,三人只觉得眼前一花,周围的景象瞬间变幻,银色圆泡消失不见,他们站在了一座古旧的戏台上,脚下是冰凉的青砖,青砖的颜色是深灰色的,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有些地方因常年踩踏而变得光滑,泛着淡淡的光泽,有些地方则长着淡淡的青苔,青苔的颜色是浅绿色的,带着湿润的光泽,踩在上面微微发滑,却不会让人摔倒,砖缝间还残留着一些细小的雾介结晶,泛着针尖大小的荧光,像散落的星辰。
头顶是雕花的穹顶,穹顶的高度约有十米,由无数块雾介凝结的雕花板块拼接而成,板块之间的缝隙被银色的雾介丝线填充,形成了完整的整体,上面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和戏曲图案,云纹的形状飘逸灵动,像在流动,边缘处泛着淡淡的银光,仿佛是用银线勾勒而成;戏曲图案则是一幕幕经典的戏曲场景,《长生殿》的“七月七日长生殿”、《牡丹亭》的“游园惊梦”、《霸王别姬》的“乌江自刎”,每一幅图案都栩栩如生,人物的表情、动作、服饰都刻画得细致入微,虽然有些地方的雕刻已经模糊,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美绝伦。
穹顶的中央悬挂着一盏巨大的水晶灯,水晶灯由无数细小的雾介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是六边形的,大小不一,最大的晶体有拳头大小,最小的只有米粒般,这些晶体相互连接,形成了一盏层次分明的吊灯,晶体泛着柔和的光芒,像漫天繁星汇聚在一起,照亮了整个戏台,灯光落在三人身上,形成了淡淡的光晕,让他们的身影在戏台上显得格外清晰。
身后是厚重的幕布,幕布是深红色的,上面绣着金色的戏曲人物,人物的服饰华丽,头戴凤冠霞帔,身披锦绣披风,表情生动,或喜或悲,或怒或嗔,栩栩如生,虽然有些地方的丝线已经脱落,露出了里面的白色衬布,但依旧能感受到它当年的华丽。
幕布的质地柔软如丝绸,随着细微的气流轻轻晃动,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幕布的边缘装饰着金色的流苏,流苏的长度约有半米,垂落在戏台边缘,随风轻轻摆动,与幕布的晃动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韵律。
幕布后飘出细碎的荧蓝光点,像漫天繁星,在空气中轻轻飘荡,带着淡淡的荧光,这些光点是雾介能量凝结而成,落在人的身上,带来一丝微凉的触感,瞬间又消失不见,仿佛在与人体进行能量交换,让人的精神更加清醒。
戏台的两侧摆放着古老的乐器,整齐地排列在木质架子上,架子是深棕色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与乐器的风格相得益彰。
琵琶的琴身是深棕色的,琴头雕刻着精美的凤凰图案,凤凰的羽毛纹路清晰可见,泛着淡淡的银光;琴弦是银色的雾介丝线,紧绷在琴身之上,轻轻一碰便会发出轻微的嗡鸣,却没有实质性的声音,仿佛是能量的共振;琴码是白色的雾介凝结而成,形状规整,排列整齐。
古筝的琴身较长,呈浅棕色,上面刻着细腻的竹纹,琴码是淡黄色的,排列成一条直线,琴弦同样是银色的雾介丝线,数量约有二十一根,每一根都对应着不同的音高,琴尾处装饰着一块小小的玉佩,泛着淡淡的绿光,与林知夏的绿色辅助圆泡相互呼应。
二胡的琴筒是圆形的,蒙着一层淡褐色的雾介,像蒙着一层薄纱,琴杆是深棕色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琴轴是银色的,琴弦是黑色的雾介丝线,与白色的琴弓形成鲜明对比,琴弓上的马尾是白色的,细密而坚韧。
笛子的表面刻着精美的竹节纹,颜色是淡绿色的,像刚从竹林中砍下的新竹,吹孔处泛着温润的光,笛尾处挂着一个小小的中国结,中国结是红色的,由雾介丝线编织而成,泛着淡淡的红光,与幕布的颜色相互呼应。
这些乐器虽然无法发出声音,但依旧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戏曲氛围,仿佛下一秒就会有乐师出现,奏响悠扬的乐曲,配合着戏台上的表演,演绎出一场场悲欢离合。
戏台的前方是一片空旷的场地,场地的地面由浅色的石板铺成,石板的颜色是浅灰色的,上面同样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有些地方的石板已经微微凹陷,显示出常年有人踩踏的痕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石板之间的缝隙里长着细小的杂草,杂草是浅绿色的,带着湿润的光泽,与戏台上的青苔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