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克服恐惧(1/3)
回家的路上两人依然没怎么说话,但是气氛轻快了不少。
看着买回来的生活用品,心里都很踏实。
到家时,太阳已经西斜,两人将东西整理了一下,该搬的都搬到厨房后,杏花开始做饭。
张三金则拿起那把豁了口的旧铁锹,先去了最近的邻居王婶家。
“王婶,借您家水桶和泥模用用,明儿个就还。
”
张三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有力。
王婶看着这个刚被亲爹后娘赶出来的后生,眼中带着同情,爽快地把东西借给了他:“拿去吧三金,不急还。
有啥难处,跟婶子言语一声。
”
“谢王婶。
”
张三金道了谢,拎着水桶和沉重的泥模回到庙前空地。
他挥动铁锹,开始挖土。
他要打土坯,不是为了盖房——眼下那是奢望——而是为了修补土地庙东侧那个完全坍塌的土炕。
有了炕,冬天才能熬过去。
昨天拔下来堆在庙后的荒草已经半干。
张三金用铁锹将草剁碎,混进挖来的泥土里,再一桶桶从附近的小溪提水,搅拌成粘稠的草泥。
这个过程枯燥费力,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破旧的衣衫。
土坯的做法简单:将混合好的草泥填入长方形的泥模,用力压实抹平,然后小心地提起模具,一块湿漉漉的土坯就成型了,放在阴凉通风处慢慢阴干即可。
杏花村的土坯房,大多是这样一块块自己做出来的。
杏花过来轻声唤他吃饭时,张三金才做了不到二十块土坯,堆在墙角。
高强度劳作加上中午几乎没吃东西,他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直叫。
他洗净手,走进充当厨房的破败角落。
家里没有任何蔬菜,安宁用带来的糙米和昨天张三金在山上抓到的兔子,熬了一锅稀薄的肉粥,又烙了两张杂粮饼。
食材简陋至极,但对于饥肠辘辘的两人来说,已是难得的满足。
沉默地吃着饭,气氛却奇异地比在张家时多了几分平静,甚至一丝难以言喻的和谐。
吃完饭,天边还剩最后一点微光。
张三金抹了把嘴,又拿起铁锹:
“我再去弄点。
”他想趁着还能看见,多做一些。
杏花默默收拾完碗筷,也走了过来,声音低低地:“我…我来搬土坯吧。
你填泥,这样…快些。
”
张三金动作一顿,侧头瞥了她一眼,恩?
杏花闻言,身体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下,忙解释道:“不是…不是那个意思!”
她的声音急切又带着点怯意,“天快黑了…你累了一天,我想着…早点做完,你…好早点歇着。
”
张三金没再说话,只是把铁锹插进泥堆里,用力搅拌了几下。
杏花见状,小心翼翼地走到刚脱模还湿软的土坯旁,用一块破木板垫着,小心地搬起一块,挪到庙后阴凉通风的地方放好。
一个人填泥压实,一个人搬运摆放。
虽然依旧沉默,但配合渐渐有了些微的默契。
效率果然提高了很多。
当天色彻底黑透,再也无法视物时,房后的空地上已经整齐地码放了近百块湿土坯。
和好的草泥也正好用完。
一天的奔波加上傍晚的劳作,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