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意外相逢(1/3)
经丁向群这么一提醒,楚君一下子回想起了这段时间乡政府的种种异常。
原来如此!难怪几位主要领导对自己的分管事务不再那么上心,反而更热衷于往县里跑。
于江涛、尕依提、杨益明等几位主要领导,要么频繁下村,名义上是给村民发放床单、保温杯之类的慰问品,中午再召集村干部喝酒;要么就往县里跑,去办公室办事也常常找不到人。
现在看来,这些举动很可能都跟即将到来的换届选举有关。
楚君听说丁向群任组织部副部长,心里自然非常高兴,说:“丁哥,应该是丁部长,你来里玉县任职,这可真是太好了。
我以后可以直接向你汇报思想了,我这也算是有了‘娘家’了。
”
丁向群笑了起来,说:“我们都是哥们,说话不用那么见外,以后有事我们多沟通吧!”
楚君点了点头,问道:“外面的两辆车是你们的吗?”
丁向群点头回答:“是的,今天我是陪武琦市‘五一’钢铁厂的老板来策达乡和果子沟乡考察铁矿石的,他们想在这里开矿办厂。
今天主陪是招商局局长王安伟和开发区主任吴奇峰,我是副陪。
”
楚君心里猛地一震,“开矿办厂”这几个字仿佛带着魔力,瞬间点燃了他的热情。
钢铁厂的投资动辄就是几亿元,甚至更多,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如果能促成这样一个项目落地,那可是一份巨大的政绩,足以让他在职业生涯中大放异彩,甚至可以成为他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石。
楚君拉着丁向群,热情地说:“相见不如偶遇,相逢即是缘分。
丁部长,小弟有个不情之请,想请你和你的客人一起坐一坐。
”
丁向群看着楚君那急切渴望的眼神,明白了对方的心思,笑道:“怎么,楚乡长,你是不是想打这个项目的主意?”
楚君连忙问道:“现在项目的进展如何?”
丁向群说道:“目前只是初步考察阶段,主要是在评估资源储量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
不过,季老板也提到,他们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进一步沟通。
”
楚君说:“群哥,我觉得亚尔乡在这几个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是交通问题,毕竟铁矿石的运输量很大,交通便利至关重要。
现在我们正在修建大山大216国道的山间公路,其次,山口村的资源储量巨大,现已有2家矿石场。
最后就是群众基层工作。
开山炸山,修桥补路,一树一木,一山一水,哪里都有村民的利益,要争取村民的支持,必须提前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
”
丁向群听后点了点头,说:“楚乡长,你的想法和季总的想法不谋而合。
这个项目落在哪个乡都无所谓,只要在里玉县就行。
县里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正在协调各部门推进相关工作。
”
楚君点头说:“你这么说我心里就放心了。
那我就先从自己能做的事情开始,争取为这个项目出一份力。
”
丁向群拍了拍楚君的肩膀,鼓励道:“好样的,遇到你这样的有心人,我相信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今天他们去了策达乡和果子沟乡考察铁矿石,看了几处设厂的地点,又查看了矿藏,基本上还算达标。
唯一的缺憾就是交通和水源。
交通不便,水源太远,这让季老板有些犹豫。
”
楚君一听,这不就是机会吗?乌拉台村在交通和水源方面显然更具优势。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坦然说道:“丁部长,投资钢铁厂可不是小事,那可是动辄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大项目。
投资方的要求肯定很苛刻,像税收政策、交通便利性、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原料成本、周围环境,还有社情民意等等,这些都是他们要考虑的因素。
他们如果看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是不会轻易下决定的。
今天咱们难得聚在一起,我主要是想借这个机会,和你好好聊聊,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推动这个项目落地。
”
丁向群原本对这件事并没有太在意。
投资方的季老板是他的朋友,这次是季老板主动打电话过来,提出想来看看两个乡的铁矿石储量,考虑在这个地方建一座年产10万吨铁矿石的矿山,以及年产3万吨生铁的铁厂。
后续还可能涉及水泥、平板玻璃、马赛克、石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