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服装店”兼营“新风悦耳音乐精选”磁带的消息,像一阵风,吹遍了江州市年轻群体的圈子。
独特的精选歌单、优于盗版的音质、加上苏晚晴那几句清新悦耳的串词,让这小小的磁带成了抢手货。
每天都有年轻人慕名而来,指定要买“新风”的磁带,甚至有人拿着歌单要求“定制”。
生意火爆的背后,是苏明日益沉重的负担。
他一个人,既要看店、修电器,又要负责所有磁带的母带制作和复制。
那台老旧的单卡录音机,复制一盘60分钟的磁带需要整整一个小时,还时常因为设备老化出现跳音、变调的问题。
苏明常常忙到深夜,眼睛里布满血丝。
林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小作坊式的生产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质量不稳定会砸掉刚刚建立的口碑。
购买一台高效的双卡复录机,势在必行。
晚上盘账时,林凡把服装店和磁带业务近一个月的利润仔细核算了一遍。
服装生意稳定,扣除成本、孙姨的工资和日常开销,净赚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块。
磁带业务虽然单利薄,但销量大,也贡献了八十多块的利润。
加起来有二百三十多块的盈余。
这在1985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但一台进口的双卡复录机,价格高达四五百元,几乎是他全部积蓄的两倍!如果买国产的,质量又难以保证。
这是一个沉重的决定。
“苏姑娘,苏大哥,”林凡把账本推到苏家兄妹面前,神色凝重,“咱们的磁带生意,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苏大哥太辛苦,质量也难保证。
我核算了一下,咱们现在手头有二百三十多块,我想…咬咬牙,买一台好点的双卡复录机。
”
苏明一听,眼睛顿时亮了:“双卡机?那敢情好!复制一盘带子最多二十分钟,效率能翻两三倍!而且音质有保障!”他显然是技术派的,对设备升级举双手赞成。
苏晚晴却蹙起了秀眉,她拿起账本仔细看了看,冷静地分析:“林老板,买设备我同意。
但二百三十块不够,差的远。
就算买国产的,也得三百往上。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把所有利润投进去,可能还得额外垫钱。
万一…万一设备买回来,生意没预想的那么好,或者政策有什么变化,咱们可就血本无归了。
”她的担忧不无道理,巨大的投资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林凡点点头:“苏姑娘的顾虑很对。
但我们不能只看风险,也要看机会。
现在我们的磁带供不应求,说明市场是认可的。
如果我们能提高产量、稳定质量,就能迅速占领市场,形成品牌效应。
到时候,哪怕有模仿者,我们在质量和口碑上也能保持领先。
反之,如果我们停滞不前,很快就会被模仿者用低价拖垮。
”
他顿了顿,看着苏晚晴的眼睛,语气诚恳:“这笔投资确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