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一边说着,一边自然地走向厨房。
他的心跳微微加速,但脸上不动声色。
厨房很小,只有一个土砌的灶台和一个破旧的碗柜。
李振邦的目光锐利如鹰,他假装检查灶台背后的卫生,身体却巧妙地向里间门帘的方向靠近了几分。
这一次,他看得更清楚了。
那截黑色胶皮线头依然从门帘下露出,而且,他注意到门帘内侧靠近地面的位置,有一小片不易察觉的油污痕迹,像是经常被脚蹭到。
电台需要调试维护,操作者频繁进出,才会留下这样的痕迹。
李振邦几乎可以断定,里间就是电台所在。
“家里就吴同志和爱人两个人?”李振邦状似随意地问道,同时用手里的钢笔在本子上记录着“厨房整洁,无卫生死角”。
“是,就我们两口子。
”吴明德的声音有些干涩,目光不时瞟向里间。
“爱人身体不好?很少见她出来。
”李振邦继续用拉家常的语气问道。
“啊……是,她身子弱,怕风。
”吴明德敷衍道。
李振邦点点头,没有追问。
他走到窗边,检查了一下窗台的灰尘,果然如他之前远观所见,气窗轨道异常干净。
他假装用手抹了一下,记下“通风良好”。
整个过程,他充分利用了现代现场勘查中“系统性观察”和“假设验证”的思维模式,只是将外显的动作隐藏在了日常检查之下。
他没有要求进入里间,那会引起对方强烈的警觉。
检查完厨房和公共区域,他便告辞离开。
整个过程不过五六分钟,但获取的信息量巨大。
回到派出所,李振邦没有仅仅口头汇报,而是做了一件在这个时代看来有些“另类”的事情。
他找张所长要了一张辖区空白地图的草稿,然后根据记忆,用铅笔在吴家位置进行了精细的标注和绘制。
他画出了吴家的房屋结构草图,标明了大门、厨房、里间窗户的位置和朝向;注明了观察到的电线走向、气窗使用痕迹、油污位置;甚至根据吴明德的身高和步伐,估测了里间可能的空间大小。
他还用简单的符号标注了可能的监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