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敌人的劲头,给所里,给咱们全局的年轻同志都树立了榜样!放心,组织上都会记着的。
你现在唯一任务,就是安心养伤!”
他们又询问了医生李振邦的具体情况,叮嘱老赵好好照顾,便匆匆离开,显然“老爷”案的后续工作依然繁重。
病房里的日子单调而漫长。
疼痛是最大的敌人,尤其是在夜晚和清晨,常常折磨得他无法安睡。
饮食清淡,多是稀粥馒头,但老赵总会想办法弄点咸菜或者滴几滴香油,让他能多吃几口。
王铁柱和所里其他年轻同志也轮流来看望,带来街面上的新闻和派出所的趣事,嘻嘻哈哈地冲淡了病房的压抑。
然而,最让李振邦心绪难平的,是病房之外涌来的、来自普通市民的朴素关怀。
第二天下午,病房门被轻轻敲响,苏梦蕾带着几个居委会的大妈,提着一篮鸡蛋和一小包红糖走了进来。
姑娘的眼睛还有些红肿,显然是哭过,但脸上努力挤出明朗的笑容。
“李同志!你好些了吗?”她快步走到床前,看着李振邦头上的纱布,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大家都担心死了!这是街坊邻居们凑的一点心意,给你补补身子。
”她身后的几位大妈也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关切和感谢。
“哎呀,李公安真是英雄!”
“要不是你们,年都过不安生哦!”
“好好养伤,想吃啥跟我们说!”
看着那一篮还带着母鸡体温的鸡蛋和那包珍贵的红糖,听着这些质朴无华却发自肺腑的话语,李振邦的眼眶湿润了。
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流血牺牲,守护的是怎样一群可爱可敬的人民。
这份情谊,比任何奖章都更沉重,也更温暖。
苏梦蕾没有多待,临走前,悄悄塞给老赵一块干净的手帕,低声说:“赵伯伯,辛苦您了。
这手帕……给李同志擦擦汗。
”那眼神中的关切,已然超出了普通的同志情谊。
更让李振邦意外的是,傍晚时分,柳如烟竟然也来了。
她依旧穿着素雅的棉袍,手里拿着一本用牛皮纸包好的书,神情有些局促。
“李同志,”她轻声说,“听说您受伤了,我……代表学校孩子们来看看您。
这是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许……可以解解闷。
”她将书放在床头,目光快速扫过李振邦缠着纱布的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关切,有敬佩,似乎还有一丝她自己都未察觉的悸动。
“您……保重身体。
”说完,便匆匆离去,像一只受惊的蝴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振邦拿起那本书,摩挲着粗糙的封面,心中感慨。
这个内心敏感而矛盾的知识女性,在用她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新社会卫士的认可和关心。
然而,所有外界的关怀,都比不上第三天下午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