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是那股熟悉的茶末味,此刻却甘醇无比。
真正的“家长里短”,从他回到派出所的那一刻起,便更加密集地涌来。
先是苏梦蕾,几乎每天都要借着居委会工作的由头跑过来一两趟。
有时是送来街坊们凑钱买的一点猪肝,说是“吃什么补什么”;有时是拎着一罐熬好的小米粥,软糯养胃;有时干脆就是跑来,叽叽喳喳地汇报弄堂里又解决了什么卫生难题,哪家邻居又和好了,仿佛要把他错过的所有日常都补回来。
她的关心热烈而直接,像一团跳跃的火焰,温暖着李振邦,也让他偶尔有些招架不住的窘迫。
“李同志,你看你这脸色还是白,得多晒太阳!”
“这棉袄袖子破了?放着我来补!我娘教我的针线活,不比裁缝差!”
她的话又快又密,眼神亮晶晶的,总是不由分说地塞给他各种小东西,然后风风火火地离开,留下满院子的生气。
相比之下,柳如烟的关心则含蓄得多。
她来过一次,依旧是那副清冷的样子,放下两本新的书籍,一本是鲁迅的杂文集,一本是艾青的诗选。
“李同志,养伤期间或许可以看看,聊解烦闷。
”她的话语轻柔,目光在他额角的疤痕上停留了一瞬,便迅速移开,“学校事务繁忙,就不多打扰了。
”
但李振邦能感觉到,她那平静外表下,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与敬意。
她的到来,像一缕清风,带着书卷的墨香,短暂而令人宁静。
而最让李振邦内心泛起涟漪的,依旧是林淑娴的信。
在他出院后的第三天,又一封信经由分局转了过来。
这一次,信封里除了信纸,还多了一小块用油纸仔细包着的、方方正正的东西。
打开信,字迹依旧清秀工整:
“振邦同志:欣闻你已出院返所调养,甚慰。
伤势初愈,万望以身体为重,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所内事务繁杂,亦需量力而行。
”
信的内容依旧围绕着工作和身体,但接下来的一段,笔触明显细腻了许多:
“近日整理旧档,见有提及苏北地区民间验方,以三七粉混以蛋清外敷,于化瘀消肿有奇效。
不知你是否适用,若觉方便,可试之。
另,偶得友人馈赠巧克力一块,据说是泊来品,于补充体力或有裨益,随信附上,聊表心意。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看到这里,李振邦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那块油纸包,里面果然是一块在这个年代极其稀罕、堪称奢侈品的巧克力,虽然因天气寒冷有些发白,但浓郁的香气已然透出。
他掰下一小块放入口中,苦涩中带着醇厚的甜香瞬间弥漫开来,这陌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