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笔迹与人心(3/3)
良久,脸上的愤怒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似乎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刘工……”他喃喃道,声音沙哑,“他……技术上俺是服气的。
但有时候……是有点怪。
”他抬起头,看着李振邦和老郭,“出事前几天,俺好像看见他……晚上很晚了,一个人还在废料堆那边转悠,当时没在意,还以为他在找啥零件……”
“废料堆?”李振邦心中一动,那里靠近厂区边缘,相对僻静。
“还有……”王茂才犹豫了一下,似乎下定了决心,“俺跟刘工不对付,是因为他瞧不起俺们大老粗。
但有一次,俺无意中听到他打电话……不是在办公室,是在厂外那个公用电话亭,语气挺冲,好像说什么‘风险太大’、‘不能再干了’……当时俺以为他是跟家里吵架,现在想起来……”
废料堆的异常逗留、神秘的校外电话、提及“风险”和“不能再干”……这些零碎的线索,如同散落的珠子,被“嫁祸”这个结论串联了起来,指向性越来越明确。
与此同时,对刘工程师办公室和宿舍的秘密搜查也有了重大发现!在他宿舍床板下一个极其隐蔽的夹层里,搜查人员找到了一个小巧的、可以随身携带的低温喷射瓶(里面残留的液体经初步检测,疑似可用于局部急冷),还有几张用密码写满的纸条和一小卷微缩胶卷!
证据确凿!
刘工程师就是潜伏在厂内的敌特分子!他利用技术优势破坏关键设备,企图瘫痪军工生产,在被小孙发现异常后,又杀人灭口,并企图嫁祸给王茂才!
收网的时刻到了!
高副局长亲自带队,在刘工程师第二天早上像往常一样走进技术科办公室时,当场将其逮捕。
面对突然出现的公安人员和搜查出的铁证,刘工程师起初还试图狡辩,但在强大的心理攻势和确凿物证面前,他最终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软在地,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动机正如猜测,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就被敌特组织拉拢,回国后一直潜伏。
近期由于上级施加压力,要求他尽快制造重大破坏事件,他才铤而走险。
小孙的发现让他惊慌失措,最终选择了杀人灭口。
案件告破,真凶落网。
红星钢铁厂上下一片震动。
李振邦站在保卫科的窗前,看着刘工程师被押上吉普车。
窗外,雪花依旧飘洒,二号轧钢线在抢修后已经重新发出了轰鸣。
他摸了摸额角那道在上海留下的疤痕,又感受着北国凛冽的寒风。
从南方弄堂到北方钢厂,战场在变,对手在变,但斗争的残酷性和守护的责任,从未改变。
这一次,他凭借超越时代的思维方式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再次在迷雾中找到了方向。
然而,他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只有一种沉重的释然。
小孙年轻的生命无法挽回,而这场隐藏在钢铁洪流背后的暗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沪上警事: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