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商路繁景:江南客至与菊院初筑(3/3)
天不亮就起床,跟着王师傅和李师傅学习,直到天黑才休息。
不到半个月,他们就学会了制作犁、耙、锄头这些基本农具,还能独立制作简单的桌子和椅子。
期间,巴尔图派来的商队也送来了第一批空白羊绒毯。
一共五十匹,都是纯白色的,质地柔软,没有任何花纹。
林越让人把羊绒毯送到苏文渊指定的货栈,又派人去江南送信,让苏文渊尽快派人来取。
七月中旬,苏文渊的伙计如期而至,带来了五十匹云锦和三十匹苏绣,还带来了苏文渊的书信——信里说,江南的达官贵人对空白羊绒毯很感兴趣,让林越尽量多订一些,还说要派最好的苏绣师傅来黑石镇,现场在羊绒毯上刺绣,吸引更多商人。
林越看完信,立刻让人联系巴尔图,让他再送一百匹空白羊绒毯来。
同时,他还在商栈前院腾出一间铺子,专门用来展示苏绣羊绒毯,准备等苏绣师傅来了,就举办一场展示会,邀请各地商人来参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八月底,小院终于完工了。
青瓦白墙,院子里铺着青石板,前院的葡萄架已经搭好,还种上了几株野菊苗——是妞妞亲手种的,她每天都来浇水、施肥,盼着野菊能早点开花。
正房宽敞明亮,摆着一张八仙桌和四把太师椅,墙上挂着一幅江南水乡的画,是苏文渊送的;厢房收拾得干净整洁,书房里摆着书架,放着林越收集的书籍,储物间则堆满了农具和杂物。
搬进小院的那天,林越邀请了周武、赵衡、王师傅、李师傅,还有阿古拉和沙驼部的工匠,一起在院子里吃饭。
李青瑶做了一桌子菜,有炖羊肉、炒青菜、炸丸子,还有黑石镇特有的枣泥糕;阿古拉带来了西域的葡萄酿,沙驼部的工匠带来了草原的风干羊肉,大家围坐在葡萄架下,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气氛格外热闹。
“林都尉,这院子真漂亮,比草原的帐篷舒服多了!”沙驼部的木匠举起酒杯,用不太流利的中原话说,“等我学会了制作家具,也要在草原盖一座这样的院子。
”
林越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我派工匠去草原帮你,让你也能住上青瓦白墙的房子。
”
妞妞拿着一个小篮子,给大家递枣泥糕,还奶声奶气地说:“等我的野菊开花了,我还要请大家来做客!”
众人都被她逗笑了,王师傅笑着说:“妞妞的野菊肯定能开好,到时候咱们都来赏菊、喝茶。
”
九月初,苏文渊派的苏绣师傅抵达黑石镇。
一共三名师傅,都是江南有名的绣娘,擅长绣花鸟、山水、人物。
林越在商栈前院的铺子布置好展示台,将空白羊绒毯铺在台上,还准备了丝线、绣针等工具。
展示会当天,各地商人闻讯赶来,铺子里挤满了人。
苏绣师傅坐在台前,手里拿着绣针,在羊绒毯上飞快地穿梭,不一会儿,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就出现在羊绒毯上——红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绿色的叶子,仿佛能闻到花香。
“好!绣得真好!”商人纷纷赞叹,有人立刻说:“我订十匹!都绣上牡丹!”
另一个商人则说:“我要绣山水,送给我父亲当寿礼!”
短短一上午,就订出了三十匹苏绣羊绒毯,还有不少商人预约了下个月的货。
苏绣师傅们也很高兴,说黑石镇的商人热情,比在江南做生意还开心。
九月中旬,野菊终于开花了。
小院的前院,黄色、红色、白色的野菊竞相绽放,香气弥漫了整个院子。
妞妞高兴得不得了,每天都坐在院子里,看着野菊,还邀请商栈的小伙伴来玩。
林越和李青瑶坐在葡萄架下,喝着茶,看着妞妞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心里满是温暖。
李青瑶轻声说:“现在商路稳定了,小院也盖好了,妞妞也开心,咱们的日子终于安稳了。
”
林越点头,握住她的手:“是啊,以后咱们就在这里定居,看着黑石镇越来越繁华,看着妞妞慢慢长大,看着中原和西域的商路越来越通畅。
”
远处的西域商栈,传来阵阵热闹的声音——又一批中原商队来了,带来了江南的丝绸和茶叶,也带来了各地的消息;沙驼部的商队也即将出发,带着苏绣羊绒毯和宝石,前往西域。
林越知道,属于黑石镇的繁华才刚刚开始,属于中原和西域的友谊,也会像小院里的野菊一样,年年绽放,永不凋零。
而他和李青瑶、妞妞的故事,也会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继续书写下去,伴着商路的马蹄声,伴着野菊的香气,直到永远。
喜欢翰土惊尘请大家收藏:()翰土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