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一切。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几位常委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会场的气氛,因为李副书记的发言,似乎出现了一丝微妙的缓和。
有些人甚至暗自松了口气,觉得书记的“火气”应该会被这股“稳健”之风压下去一些。
然而,陈国光的神色没有任何变化。
他既没有赞同,也没有反驳,只是目光平静地看着李副书记,仿佛在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这种沉默,比直接的驳斥更让人感到压力。
李副书记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书记指出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我的意思是,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更稳妥一些,比如先选择一两个重点领域或者地市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开。
”
这是一种典型的官僚应对策略——原则上拥护,具体上拖延,用“试点”来化解改革的锐气。
林别在笔记本上,轻轻画了一个圈,又在圈外点了一个点。
圈,代表的是陈国光试图推动的“破局”之力;点,代表的是李副书记所代表的“维稳”之墙。
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果然,陈国光缓缓开口了,他没有直接回应李副书记的“稳妥”建议,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坐在另一侧,一直沉默不语的常务副省长吴天雄。
“天雄同志,”陈国光点名了,语气听不出喜怒,“你是政府那边具体抓经济工作的。
对于刚才提到的民间投资结构和政府债务问题,你怎么看?省政府这边,有没有一些更具体的考虑和预案?”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到了吴天雄身上。
吴天雄,年纪比陈国光稍小,同样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实力派,作风以强硬、敢干着称,在省政府系统内威望很高,也被视为下一任省长的有力竞争者。
他与陈国光的关系,向来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既有工作上的配合,也存在某种微妙的竞争。
此刻,被陈国光突然点名,吴天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他放下一直端着的茶杯,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书记,李副书记,各位同志,”他先环视一圈,算是打了招呼,“国光书记提出的这两个问题,确实是当前我们省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挑战,躲不开,也绕不过!”
他开门见山,肯定了问题的存在,这态度让不少人有些意外。
“关于民间投资,”吴天雄继续说道,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确实存在‘脱实向虚’和在某些传统领域‘路径依赖’的问题。
省政府这边已经注意到了这个苗头,我们初步的考虑是,下一步要重点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要打破一些隐性的壁垒,让民间资本能够顺畅地进入这些新领域。
同时,对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也要出台更精准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