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
”
“第二种,”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如同即将扑食的鹰隼,“就是杀敌。
”
“杀敌?”周卫国眼神一凝。
“对,杀敌!”林峰语气肯定,“击杀敌人,无论是鬼子还是伪军,都能即时获得能量。
敌人的威胁越大,实力越强,提供的能量就越多。
这是目前最快,也是最直接的获取方式。
”
他看向周卫国,目光中带着征询和决断:“我们必须尽快获得更多的能量。
否则,一旦周边的日伪军察觉到清风寨的变故,或者有其他势力觊觎,仅凭我们现在这点力量,很难守住这里,更别提发展。
”
周卫国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乱世之中,怀璧其罪。
清风寨易守难攻,但若没有足够的实力,终究是他人眼中的肥肉。
更何况,林峰展示的这份“奇迹”若是泄露出去,引来的恐怕就不只是日伪军了。
“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寻找合适的目标,获取这‘第一桶金’。
”林峰总结道,语气不容置疑。
目标的选择至关重要。
不能太强,以免啃不动反而崩了牙;也不能太弱,收获的能量太少,得不偿失;还要考虑地理位置、敌方反应速度等诸多因素。
“你对周边的情况比较熟悉,”林峰将目光完全投向周卫国,“依你看,我们第一个目标,选在哪里比较合适?”
周卫国没有丝毫推辞,他走到一旁,捡起一根树枝,就在脚下的泥土地上快速勾勒起来。
线条虽然简陋,但山川、道路、村镇、据点的位置却标注得清晰准确,显示出他扎实的军事素养和前期细致的观察。
“以清风寨为中心,方圆五十里内,日伪的大小据点和巡逻路线,我大致摸过。
”周卫国一边画一边说,声音沉稳,“适合我们首次动手的,有以下几处。
”
树枝点在东南方向的一个点上:“这里,黑石口,有一个伪军检查站,常驻兵力一个班,十二三人,装备普通,只有一挺老旧的金龙式轻机枪。
位置相对孤立,距离最近的日军据点也有二十多里路。
优点是容易打,缺点是油水可能不多,能量收获恐怕有限。
”
他又将树枝移到西南方向:“这里,马蹄湾,有一个伪军的物资中转小站,平时驻守兵力约一个排,三十人左右,有两挺轻机枪。
偶尔会有运输队在此歇脚,可能会有一些物资囤积。
打下来收获会大一些,但风险也相应增加,而且距离日军据点较近,枪声一响,增援可能在一个时辰内赶到。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后,树枝在正南方向的一个位置重重一点:“这里,我认为是最合适的目标——黄崖堡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