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用空包弹或标记弹),或者迟疑不前错失战机的状况。
每一次失误,都会招致周卫国毫不留情的斥责和加练。
赵铁柱则如同监工一般,黑着脸在旁边督促,确保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反复练习,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另一部分训练重点,则放在了“战术穿插”上。
这是周卫国结合自身在德国所学和红警士兵特点,精心设计的核心战术。
他不再将红警士兵和新兵完全混编,而是采用了一种“尖刀-主体”的配属模式。
以两到三个红警步兵班(20-30人)作为无可阻挡的“尖刀”,利用其强大的自动火力和精准射击,负责正面强攻、侧翼迂回或中心开花等关键任务。
而新兵连队和原一排战士,则作为“主体”,负责伴随尖刀部队,巩固占领的阵地,肃清残敌,提供侧翼掩护,并负责战场警戒和物资前送。
训练中,周卫国反复强调:“红警弟兄们是砸开硬核桃的铁锤!你们要做的,不是去跟铁锤比谁硬,而是跟在铁锤后面,把砸开的核桃仁捡干净,同时保护好铁锤的侧面和后背!明白吗?!”
他设计出各种复杂的地形和敌情想定,让部队反复演练这种配合。
一开始,新兵们往往跟不上红警士兵那迅猛如电的突击节奏,要么脱节,要么挤作一团。
但在周卫国一次次的叫停、讲解、红警士兵的反复示范以及赵铁柱近乎粗暴的驱赶下,情况开始慢慢好转。
新兵们开始学会观察红警士兵的进攻路线和火力指向,懂得如何利用地形进行交替掩护,如何在占领阵地后迅速展开,构成环形防御。
他们与红警士兵之间,逐渐产生了一种基于实战需求的、粗糙却有效的默契。
纪律,在这个过程中被锤炼到了极致。
周卫国和赵铁柱在这方面的要求堪称苛刻。
内务卫生、武器保养、口令传递、甚至吃饭睡觉的秩序,都有严格的规定。
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一开始还有几个老兵油子不服管,但在被周卫国当众用纯粹的军事技能碾压、又被赵铁柱物理“说服”之后,所有人都老实了。
这种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