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校际联赛(2/3)
顺利挺进淘汰赛。
一个课间,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教室,许年、刘夏和常明凑在一起闲聊,话题自然离不开刚刚结束的比赛。
“咱们小组赛这几个对手,实力确实不算顶尖,”刘夏喝了口水,颇有见解地分析起来,“好几个学校的信息更新太慢了,还以为我们是去年那支靠我和赵强打快速转换的球队呢。
他们肯定没想到,今年我俩都不在队里,战术核心早变了。
防守时还一个劲儿地想切断传球、阻止快攻,结果呢?后卫直接把球吊给陈浩那‘牲口’——”
---(营地上的陈浩:你们干嘛?没完了是吧。
)
许年和常明被刘夏绘声绘色的描述逗乐了,听得津津有味。
许年接话道:“这么看来,王老师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得妙啊,打了对手一个信息差。
”
“没错,”刘夏收起笑容,表情变得认真起来,“小组赛出线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
我现在最担心两点:一是淘汰赛的对手肯定会重点研究我们,对陈浩进行疯狂的包夹防守;二是咱们球队的稳定得分点还是太少了。
现在进攻过于依赖陈浩在内线硬凿,这对他的体力消耗巨大。
万一打到后面刺刀见红的比赛,他的体能出现瓶颈,我们的进攻体系可能就会运转失灵。
”
这番冷静的分析点出了潜在的隐患,让许年和常明也收敛了笑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轻松的小组赛已成为过去,更强的对手和更严峻的挑战,正在前方等待着这支焕然一新的队伍。
果然,最令人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淘汰赛首轮,他们便遭遇了去年的四强队伍——一支同样以内线实力着称的传统强队。
对方不仅拥有两名专为消耗陈浩而准备的“肉盾”型内线,去年的主力后卫经过一年锤炼,今年的个人攻击能力也更上一层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比赛的上半场,双方杀得难分难解。
凭借陈浩在内线的绝对优势和全队的拼搏,比分紧紧咬住,呈现势均力敌的态势。
然而,下半场开始,经验老道的对手敏锐地察觉到了他们的命门——除了陈浩这一点,其他进攻点的威胁确实有限。
于是,他们果断调整策略,只要陈浩在低位接球,立刻实行凶狠的双人甚至三人包夹。
这致命的针对性部署收到了效果。
陈浩在肌肉丛林里每一次强攻都变得无比艰难,体力在激烈的身体对抗和包夹中急剧消耗,汗水如同溪流般止不住地从额前淌下。
而由于外线火力无法及时给予支援,分差被对手一点点拉开。
战至最后5分钟关键时刻,疲态尽显的陈浩在奋力起跳拼抢一个后场篮板时,因体力透支导致落地不稳,右脚不幸踩在了对方球员的脚背上。
只听他一声闷哼,庞大的身躯重重摔在地板上,随即痛苦地捂住了扭曲的脚踝,再也无法站起。
最终,球队止步八强。
更衣室里弥漫着失利的不甘和对队友伤势的担忧。
午间的学校食堂总是热闹非凡。
许年、刘夏、常明和婉宁围坐一桌,话题自然绕不开昨天的比赛和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