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凉爽而幽暗,一位戴着眼镜、态度和蔼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他并没有直接讲解流星雨,而是先从一个问题开始:“大家知道,我们地球每天会‘吃’进多少太空尘埃吗?”
这个问题一下子抓住了大家的兴趣。
看着大家好奇的眼神,工作人员笑着揭晓答案:“超过一百吨!其实我们夜晚看到的流星,绝大部分就是这些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星际尘埃颗粒,它们与大气剧烈摩擦、燃烧发光,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绚丽光迹。
”
“哇,一百吨?太不可思议了!”刘夏惊叹道,“所以我们看到的流星雨,其实是地球路过了某颗彗星留下的‘尘埃尾巴’?”
“完全正确!”工作人员赞许地点点头,为他们的悟性感到高兴,“比如即将到来的英仙座流星雨,就是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留下的‘礼物’。
观测流星雨其实不需要望远镜,反而要开阔的视野,躺下来,用最舒服的姿势仰望整个夜空就好。
”
接着,他引导大家来到一台专业望远镜前,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太阳的实时影像。
“来,大家小心地看一下,注意太阳表面那些暗色的斑点。
”
大家依次凑上前去观察。
婉宁小心翼翼地靠近,轻声说:“这些黑子……看起来比地球还要大好多啊。
”常明也感慨道:“平时觉得太阳就是个发光的大火球,没想到表面也有这么复杂的结构。
”
刘夏凝视着那些在炽热球体上缓慢移动的暗影,若有所思地说:“这么遥远的太阳黑子,我们在这里就能看清。
而一颗流星,那么小,那么快,却能被我们轻易看见。
看来遥远和大小,从来不是决定能否看见的唯一标准,光亮才是。
”他顿了顿,继续感慨道,“原来每一颗惊艳我们的流星,本质上可能只是太空中的一粒小尘埃啊。
那么小的东西,因为燃烧了自己,却能划破黑夜,产生那么灿烂、动人的光芒。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工作人员听了,笑着补充道:“这位同学总结得很诗意。
没错,正是这种义无反顾的燃烧,才让微不足道的尘埃,成为了我们眼中许愿的星辰。
”
这次参观让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对即将到来的观星之夜充满了更具体、更真切的期待。
傍晚时分,踏着夕阳的余晖,他们回到了营地。
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橘红与紫红的渐变色彩,远山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柔和。
四人放下行李,稍作休息,便开始为今晚的重头戏——观测流星雨做准备。
“来来来,咱们分一下工!”常明拍拍手,俨然一副总指挥的架势,“刘夏,你跟我一起去多捡点干树枝,晚上生篝火,既能取暖还能防潮。
”
“没问题!”刘夏积极响应,又转头对许年笑道,“许大厨,晚餐和宵夜就交给你们了!”
许年和婉宁相视一笑,开始从背包里拿出食材。
许年一边整理锅具一边说:“晚上冷,我们煮一锅热汤面吧,暖和。
”
“好呀,”婉宁点头,拿出面包和火腿,“我再做一些三明治当宵夜,观测中途饿了可以垫一垫。
”
另一边,刘夏和常明很快抱回了不少枯树枝。
刘夏熟练地在营地中央的空地上清理出一块区域,用石头围成一个圈。
“小心点,火堆要离帐篷远一些,”他一边用打火机点燃干草,一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