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常明和婉宁(1)(2/3)
是和婉宁的一模一样。
常明的奶奶看着两家孩子其乐融融,常欣慰地对常明父母念叨:“你们这几个孩子,处得比亲兄弟姐妹还亲,是修来的福分。
”
然而,命运的骤雨总是猝不及防。
那个阴沉沉的下午,研究所的领导面色沉重地来到家中,带来的消息如晴天霹雳——常明的父母在一次重大的实验室事故中,不幸牺牲了。
起初,奶奶表现出惊人的坚韧。
她平静地处理着儿子的身后事,接待前来悼念的同事亲友,还将吓坏了的常明紧紧搂在怀里,一遍遍说着:“明明不怕,有奶奶在。
”她就像风暴中一棵沉默的老树,用尽全部力气守护着最后的幼苗。
直到追悼会结束后的一个深夜,婉宁的父母不放心过来探望,才发现老人倒在了厨房里。
送到医院后,领导前来慰问,才哽咽地透露了常明家不为人知的往事——原来,常明的爷爷早年牺牲在边疆,常明的两个大伯也先后为国捐躯。
如今,常明的父亲又倒在了科研一线。
常明一家,是真正的满门忠烈,如今只剩下奶奶和六岁的常明相依为命。
这个真相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奶奶强撑的精神支柱。
她醒来后,握着婉宁母亲的手,老泪纵横:“桂兰,我这心里……挖空了啊。
老大、老二走了,现在连老三也……我这把老骨头,撑不住了。
”她望着窗外,喃喃道:“我想带明明回老家去,在那里把他拉扯大,我对得起他爷爷,对得起他爸。
”
就在奶奶收拾行李,准备带着常明离开这个伤心地时,婉宁的父母做出了一个改变两个家庭命运的决定。
那天晚上,婉宁父亲对妻子说:“桂兰,我们不能让他们奶孙俩就这么走了。
常明他爸在世时,我们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现在他们遭了这么大的难,我们就是明明的爹妈。
”
婉宁的母亲红着眼眶点头:“我懂。
所长前几天找我谈话,说S市新成立的研究所需要骨干,问我们愿不愿意去。
那边生活条件好些,也安稳。
我们……带着妈和两个孩子,一起去S市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夫妻俩来到奶奶床前。
婉宁的父亲蹲下身,紧紧握住老人枯瘦的手,声音坚定:“妈,您哪儿都不能去。
从今往后,我们就是您的儿子、儿媳。
常明就是我们的亲儿子。
我们一家人,死也不能分开,我们一起去S市,那里学习环境好,回老家也近。
”
婉宁母亲也流着泪抱住奶奶:“妈,让我们给您养老,把明明和宁宁养大成人。
这是我们的福分,也是我们的责任。
”
奶奶的泪水决了堤,她看着眼前这对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的晚辈,又看看依偎在身边、还不懂离别意义的常明和婉宁,终于颤抖着点了点头。
就这样,婉宁的父母毅然放弃了国家级研究所的大好前程,主动申请调往S市的地方研究所。
临行前,所里为他们举行了简单的送行会。
老所长握着婉宁父母的手说:“志远,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