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第12章 造纸术的涟漪

第12章 造纸术的涟漪(1/3)

五原郡的春日,风沙依旧霸道,卷着枯草碎屑拍打在土坯垒砌的墙壁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都尉府的书房内,**吕布**蹙眉看着几案上堆积的简牍与帛书。

    军中文书、屯田账目、边境哨探回报……信息往来日益频繁,但承载它们的媒介却显得如此笨重而昂贵。

     一卷竹简沉甸甸,携带不便;一方缣帛光洁轻软,却价堪比金。

    边郡财力本就拮据,大量文书传递不仅效率低下,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更深远的是,吕布深知,若想未来招揽更多人才,尤其是那些寒门士子,知识的传播便不能永远被束缚在沉重的简牍和昂贵的缣帛之上。

     一个念头,如同被春风催发的草芽,在他心中破土而出——纸。

     他来自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深知纸张的出现对文明传播意味着什么。

    东汉并非没有纸,**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早已闻名天下,但“蔡侯纸”原料仍多用树皮、破布、渔网,工艺复杂,成本对于边郡而言依旧高昂,难以大规模推广使用。

     他需要的,是更廉价、更易得的材料,以及更简化、更适合边郡条件的工艺流程。

     记忆深处,那些零散的、来自现代的知识碎片开始翻涌。

    粗糙的草纸、泛黄的报纸、参观古镇时见过的传统造纸作坊……印象模糊,但大致原理和可选材料的方向尚存。

     “取树皮、麻头、破布……乃至腐朽稻草,捣烂成浆……”吕布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勾画着想象中的步骤,“蒸煮……漂洗……抄造……晾晒……” 他深知自己并非专业工匠,具体细节一无所知,只知道一个模糊的方向和几种可能更廉价的替代材料。

    但这足够了。

    他不需要发明,只需要在已有的“蔡侯纸”基础上,进行符合边郡实际情况的“改良”与“降本”。

     决心既下,吕布立刻召来几名机灵且手脚麻利的亲随,又让人从城中寻来两名年迈的、据说年轻时曾在官府作坊帮过工的匠人。

     他并未直接说明要造“纸”,以免引人惊诧或走漏风声,只以“奉命试验一种新的文书材料,用以节省费用”为名,在都尉府后院僻静处划出一小块地方,垒起简单的灶台、石臼和水池,充作临时的“试验场”。

     材料很快被收集而来:剥来的粗糙树皮、纺织留下的麻头、破烂得无法缝补的旧衣碎布,甚至还有从马厩旁扫来的、略显腐败的干稻草。

    这些在边郡随处可见、几乎无需成本的废弃物,堆满了角落。

     试验开始了。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 北洋钢铁军魂 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 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 飞刀圣剑2 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综武侠:摸鱼系统 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杨过:头戴虎头帽,谁来和谁闹 奋斗在激情岁月 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 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 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 大明工业导师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 在大唐苟活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 综武:我的小卖部通万界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 雀雀我呀,钓到清冷狐仙啦 我是反派他亲爹 天蚕变 渺尘(1v1)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 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 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三国渔皇 北洋钢铁军魂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 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 墨苏传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六州风云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