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暗流汹涌(1/3)
王守哲信中的警示,如同在平静湖面下投下的一颗深水炸弹,虽未立即掀起惊涛骇浪,却让林砚清晰地感知到了那潜藏在更深处的、冰冷而汹涌的暗流。
两淮盐运司……这个掌管整个两淮地区盐务生产、运输、课税的最高机构,其态度将直接决定白驹场新政的生死,甚至影响王守哲在整个东南的盐政革新布局。
林砚不敢有丝毫怠慢,一面指令李振河进一步强化仓廒管理,将所有账目、流程打磨得无懈可击;一面让赵铁鹰加派精明人手,不仅监控盐场周边,更将触角悄然伸向了淮安府城,重点关注盐运使司衙门的动向。
白驹场内部,在新政的激励下,依旧保持着热火朝天的景象。
灶户们干劲十足,盐产量与质量稳步提升,入库的盐税银两也让林砚腰杆挺直了不少。
然而,这表面的繁荣之下,一种无形的压力开始弥漫。
一些留用的胥吏做事愈发小心翼翼,眼神闪烁;偶尔有来自其他盐场的商贩或吏员路过,投向白驹场的目光也带着几分探究与审视。
山雨欲来的压抑感,比之前周德贵捣乱时,更加沉重。
这一日,林砚正在审核李振河新拟定的《仓廒防火及仓储管理条陈》,赵铁鹰快步而入,脸色凝重。
“少爷,盐运司那边有动静了。
”他压低声音,“盐运使司派了一名巡检,名叫孙不恕,已离开淮安府城,看样子,是直奔我们白驹场而来。
预计明日下午抵达。
”
“孙不恕?”林砚放下条陈,目光微凝,“此人风评如何?”
“打听过了,”赵铁鹰显然做足了功课,“此人是盐运使曾培年的心腹,为人……酷烈苛刻,尤好挑刺,惯会罗织罪名,在盐务系统内名声很臭,但极得曾培年信任。
派他来,恐怕是来者不善。
”
“曾培年……”林砚默念着这个两淮盐运使的名字。
王守哲的信中提及,此人对其新政颇多微词,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派孙不恕前来,目的不言而喻——找茬,抓把柄,最好能一举将白驹场的新政掐灭在摇篮里。
“知道了。
”林砚神色恢复平静,“通知李振河,按最高规格准备迎检,但不必过分惶恐,一切照旧即可。
我们……静候这位孙巡检大驾。
”
次日申时,一行车马带着滚滚烟尘,停在了白驹场署门前。
为首的是一名身着青色官袍、面容瘦削、颧骨高耸、眼神阴鸷的中年官员,正是巡检孙不恕。
他身后跟着数名孔武有力的随从和两名捧着账册文书的书吏,派头十足。
林砚带着李振河及场署主要吏员,依礼出迎。
“下官林砚,恭迎孙巡检。
”林砚拱手行礼,不卑不亢。
孙不恕掀开车帘,目光如同冰冷的刀子,在林砚身上刮过,又扫了一眼略显简陋的场署,鼻腔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冷哼,并未下车,只是淡淡地道:“林特使少年英才,奉钦差之命,在这白驹场搞得风生水起,本官奉盐运使之命,特来学习观摩。
不必多礼了,直接去仓廒看看吧。
”
他语气中的讥讽与不善,毫不掩饰。
“孙巡检请。
”林砚面色不变,侧身引路。
一行人来到东侧仓廒。
此时正值灶户交盐的高峰,队伍排得老长,但秩序井然。
过秤、评级、记账、发银,各个环节在李振河的调度下,忙而不乱。
灶户们看到又来了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