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张姐的救赎(1/3)
残冬的寒意虽未散尽,但墙角积雪的边缘已开始变得透明,滴滴答答地化着水,显露出几分春日的蠢动。
周老板那番话,如同投入我心湖的一块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
五万的月薪,连锁的蓝图,以及他那洞悉一切(包括王姨存款)的姿态,在我脑海中反复上演,与老陈那沉默揉面的背影、清汤老人“火候未到”的警语交织碰撞,让我心绪不宁,连带着熬汤时,都带上了几分难以言喻的焦躁。
早春的喧嚣与默然
小店里的日子依旧在继续,流动的顾客构成了最真实的背景板。
清晨,会有穿着运动服、满头大汗的晨跑者进来,只要一杯清淡的豆浆和一份蒸饺(巽木+坤土),吃完便匆匆离去,留下蓬勃的朝气。
上午,附近写字楼里偷溜出来摸鱼的年轻白领,会点一份精致的“轻食”——几片生菜(震木)、几块鸡胸肉(乾金?)、玉米粒(坤土),配芝麻酱(兑泽),一边小口吃着,一边低声抱怨着上司的严苛或项目的繁琐。
他们的点单往往透着一种“欲振乏力,求稳求安”的坤土基调,夹杂着对现状不满的震木微澜。
午市是最喧闹的。
学生们蜂拥而至,吵吵嚷嚷地点着各种“能量炸弹”组合。
一个穿着篮球服的男生大声嚷嚷着:“老板,多放辣!下午打比赛!”他的点单(强乾金肉类+强离火辣度)充满了原始的征服欲。
另一桌几个女生则围着一碗堆满芝士和甜不辣(艮土+兑泽?)的“网红吃法”拍照,笑声清脆,她们的卦象里充满了兑泽的愉悦与分享。
午后,则是一些散客。
有位总爱坐在窗边看报纸的退休老人,每次只点一碗素面(强巽木)加个卤蛋(艮土?),慢条斯理,一坐就是一下午,他的存在,像一块稳定的坤土基石。
还有带着幼童的母亲,小心翼翼地将面条剪碎,吹凉,喂给孩子,孩子的点单(烂糊面条-巽木,土豆泥-坤土)纯粹而简单,对应着最基础的生命需求。
我穿梭其间,烫煮、算账、收拾,应对着各种需求。
“同学,你的特辣好了。
”“您要的豆浆,小心烫。
”“阿姨,孩子不能吃太辣吧?给您做微微辣?”这些程式化的对话,构成了店铺运转的表层节奏。
大部分面孔如同河水中的浮萍,来了又走,留不下太多痕迹。
我冷眼旁观,心中那份“三维卦食坐标图”却无时无刻不在默默运转,将这些流动的影像迅速归类、解析,变成我系统里一个个瞬息生灭的数据点。
这种抽离的观察,让我获得一种奇异的、仿佛凌驾于众生之上的错觉,也让我与周老板描绘的那个“更高层次”的世界,更近了一步。
风暴前的点单
就在这看似平常的午后,一个熟悉而又带着慌乱的身影,像一只受惊的鸟儿,撞开了店门。
是张姐。
她比上次见到时更加憔悴了。
眼下的乌青浓重得像是被人揍了两拳,头发也有些蓬乱,那件碎花衬衫的领口甚至歪斜着。
她手里没拎菜篮,空着手,指尖却在微微颤抖。
“老板……”她声音沙哑,带着哭腔,几乎是扑到选菜柜前,“给我……给我来碗汤,随便什么都行,我心里慌得厉害……”
我心中一动,示意她先坐下。
“张姐,别急,慢慢说,我先给您弄点吃的定定神。
”我看着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