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偶遇读书台(3/3)
珏的话,宁如月有些惊讶,毕竟自己只不过是受陈珏雇佣的导游罢了。
而陈珏如此说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如果自己独身一人,虽然不至于将自己怎么样,但却是显得有些孤立无援了,而将宁如月转换成朋友的身份则不相同,虽然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但是有的时候,一个人与两个人,那是完全不同的。
说白了,他们能找个借口让一名导游离开,但是不能让自己朋友无缘无故的离开吧,身份的不同,行为处事的方式与顾忌自然不同。
“宁小姐天生丽质,打扰两位了。
”
宁如月还没有从一连串的变故之中回过神来,听到韩浩的话,有些慌乱的说道:“不打扰,不打扰。
”
话说出口,心中随即一阵懊恼,自己这个回答,实在是太傻了,好像呆头鹅一样。
看到韩浩的笑脸,宁如月真想指着鼻子怼他一句:“知道打扰就自觉点。
”
可是想象刚刚张先接受韩浩的太守身份,却无论如何也不敢真的说出口,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吐槽。
两人的行程忽然加进来一队人,宁如月的心里总是有点不舒服的感觉。
“这青城山可是我们川蜀有名的名胜景区,青城山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
一行人继续启程,张先自动接替了宁如月的位置,为陈珏介绍起青城山的各处风景名胜。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平心而论,这张先果然不同凡响,不是宁如月这种初出茅庐的小丫头能够比拟的。
在张先口中,青城山各处风景俊秀,各种典故出处顺手拈来,各种野史传说直说的口若悬河,引人入胜,让人神往。
“前面就是读书台了。
”
张先指着前面的的一处阁楼,开口说道。
“读书台?”
陈珏有些疑惑。
“是的,传说唐末五代,道门的一些着名人物出入蜀中,如彭晓、陈抟等曾游青城山,杜光庭、谭峭等皆终老于青城山。
其中唐末五代着名道士杜光庭长期隐居青城山白云溪,整理和撰写了大量道书。
后人在白云溪畔建“杜光庭读书台”,供人凭吊。
”
在张先的介绍中,一行人向着读书台走去。
“要说读书台,其实不少在青史留名的能臣将相的家乡都建有读书台,说是求学时候的故居,其中最着名的还要数我们四川江油的李白读书台,传说李白家住青莲场边的阴平古道旁,因常有商旅往来,不免受到尘世烦扰,影响读书。
便选择到小匡山去读书,在山上,他不仅白天要读书,而且每晚还要高挑明灯读到天亮。
从此后,每到夜晚,人们在山四周几十里地外都能看见灯光。
民间还传说,读书台周围的苍松翠柏,树冠和枝条都向读书台中心的庙宇倾斜。
”
毕竟是武侯祠的馆长,对于川蜀各种历史记载张口就来,一连串旁征博引,让人叹服。
“这里就是读书台了,事实上,读书台早就毁于战火,这座建筑不过是后世重建的罢了。
”
喜欢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请大家收藏:()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