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3/3)
,却始终寻不到曹操。
最后曹操急中生智,遇上吕布时,反手指向别处。
趁吕布追去之际,他杀至城门,终被典韦与夏侯渊救出。
好险!
曹操险些丧命。
众人目光齐聚典韦身上。
此战最耀眼的当属典韦——
两度杀入敌城,武艺超群,忠勇无双。
换作旁人,早就自顾逃命了。
曹操眼含热泪:
典韦乃我贴身护卫,尽责尽忠。
典韦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
未料叶先生将他的故事说得如此动人。
自己在三国戏份里竟这般英勇!
先生,后来如何?陈宫追问。
叶辉继续道:
曹操将计就计,诈称重伤身亡,命人发丧。
他在马陵山设伏。
吕布听闻曹**讯,率军来袭,却遭伏击,损兵折将逃回濮阳。
此时突发蝗灾,庄稼尽毁。
关东粮价飞涨,一斛高达五十贯,百姓易子而食。
曹操粮尽退守鄄城,吕布亦缺粮撤军,双方暂歇兵戈。
曹操竟敢诈死诱敌!
自古忌讳死亡,他却用来行骗,当真狡黠。
先生是说,蝗灾导致双方停战?曹操敏锐抓住关键。
天灾人祸,往往伤亡惨重。
叶辉点头:正是这场蝗灾,让兖州元气大伤,关东各地皆受波及。
陈宫震惊:一斛五十贯,百姓如何活命!
(
《粮价暴涨与蝗灾危机》
五十斤粮食竟要价五万钱!(
曹洪拍案而起:兖州将起蝗灾,这要让百姓如何活命?上天这是在戏耍苍生!他转向谋士:先生可有应对之策?务必救救兖州百姓!易子而食的惨剧绝不能重演!
这位沙场猛将平素冲锋陷阵从不皱眉,此刻想到蝗灾引发的连锁灾难,却如恶鬼缠身般浑身发冷。
曹操亦是面色凝重,陈宫眼中闪过痛楚之色。
纵然能避免内乱战祸,天灾却依旧降临兖州,天道何其不公!
面对众人期盼的目光,叶辉摇头道:天灾无法根治,只能预防。
曹操急切追问预防之策,叶辉却质疑他们过度代入历史情境。
陈宫机敏转换角度:若身处古代,或现今曹家村遭遇蝗灾,该当如何?
叶辉沉吟道:古法防治有三:其一养殖鸡鸭。
每鸡日食蝗虫七十,群养可缓灾情;鸭群更佳,日食二百余只,且能啄食虫卵,防患未然。
众人恍然,原来家禽竟是灭蝗利器。
其二保护青蛙、飞鸟等天敌,亦可抑制蝗群。
其三...叶辉补充:最直接之法是发动百姓捕蝗,多备网具,所获蝗虫经油炸调味,不失为一道美味。
(下文转至
首先是高温除菌处理,接着晾晒研磨成蝗虫粉,不但营养丰富,还能充当军粮或者应急物资。
油炸蝗虫?
听闻此言,曹操、陈宫、曹洪、典韦四人瞬间瞠目结舌。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竟然连蝗虫都能下油锅,这位叶公子当真了不得!
光是想象蝗虫入口的场景,曹洪就觉得胃里泛酸。
那种丑陋的生物怎能食用?
叶公子,蝗虫当真可食?不是灾祸的象征吗?曹操也觉得胃部不适。
食用蝗虫,未免太过粗野。
我中原文明早已脱离茹毛饮血的原始阶段。
叶辉轻笑:所谓不祥之说,不过是古人迷信罢了。
蝗虫不仅可食,而且富含营养。
在古代肉食匮乏的年代,吃蝗虫犹如食肉,能补充多种营养。
何况古人烹饪技术有限。
换作当今,餐馆里以高价售卖蝗虫菜肴也是常事。
虽然四人觉得匪夷所思。
喜欢三国:我在三国支教请大家收藏:()三国:我在三国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