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残经故掷引蛇出、 暗流潜涌待宫宴(2/3)
霓裳:(看着他的侧脸,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坚毅,她忽然想起赵洐抄这本诗集时的样子。
那时他总说,这些诗若能在合适的时机现世,能震动文坛。
她守在一旁研墨,看着他时而蹙眉回味诗句,时而提笔疾书,烛火映在他脸上,每一个线条都透着郑重。
)殿下,您是想让太子捡到这本诗集?
赵洐(九皇子):(没直接回答,只是将诗集从袖中取出,随手往墙角阴影处一丢,那本书落在草丛里,一半被草叶遮住,一半露在外面,看着就像被人随意丢弃的废品。
)太子素爱附庸风雅,却无真才实学。
他若见了这些诗,定会以为是天赐良机。
(他拍了拍手,转身往回走)走吧,回去了。
小桃:(看着那本被丢在草丛里的诗集,心疼得不行,那可是殿下的心血啊。
她忍不住多瞅了几眼,仿佛能看到书页上“会当凌绝顶”的豪迈笔迹。
)殿下,就这么丢了?万一被雨淋湿了,那些惊世骇俗的句子可就全毁了。
赵洐(九皇子):(回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毁了才好,省得落入不该落的人手里。
(说完,大步走进暖香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人回到暖香坞,小桃还是闷闷不乐的,时不时望向院门口的方向。
霓裳则坐在赵洐身边,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案上的烛台。
)
霓裳:(轻声问道)殿下,您是想让太子剽窃这些诗?在宫宴上念出来,博皇帝和大臣们的好感?
赵洐(九皇子):(端起桌上的梅子酒,抿了一口,目光深邃)正是。
太子这些年在文才上一直被朝臣暗地里议论,说他不及我。
他心里憋着一股劲,总想找机会证明自己。
这本诗集里的诗,每一首都足以惊艳四座,他若捡到,定会当成救命稻草。
小桃:(忽然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殿下是想让他当众出丑?可那些诗那么好,万一皇帝真的夸了他……
赵洐(九皇子):(放下酒杯,看着小桃,赞许地点点头)小桃总算变聪明了。
他若真敢剽窃,本王自有办法让他在父皇和众臣面前露馅。
这些诗是本王写的,每一首的来历、意境,本王都了如指掌,他一个只会死记硬背的,怎么可能说得清其中门道?
霓裳:(心头一震,她想起赵洐抄诗时,总在每首诗后写几句批注,记下诗句背后的“故事”——有的说来自塞北风光,有的讲的是江南烟雨。
当时她以为是殿下随口杜撰,现在想来,那些都是伏笔。
)殿下,您在批注里写的那些背景故事,就是为了今日?
赵洐(九皇子):(笑了笑,伸手揉了揉霓裳的头发)还是你机灵。
那些批注看似寻常,实则是给每首诗安了“根”。
太子只知抄句子,哪会懂这些?到时候父皇追问诗中深意,他答不上来,可不就露馅了?
小桃:(这才明白过来,不再心疼那本书了,反而有些兴奋)殿下,您太厉害了!太子要是真敢在宫宴上念这些诗,咱们就让他偷鸡不成蚀把米!
赵洐(九皇子):(嘴角微扬)不止如此。
他剽窃之事一旦败露,父皇定会斥责他欺君罔上,大臣们也会看不起他。
到时候,他想借宫宴拉拢人心的算盘,可就全落空了。
霓裳:(点点头,眼神坚定)殿下放心,奴婢会帮您准备好一切的。
三日后宫宴,定要让太子的算计落空。
赵洐(九皇子):(笑了笑)好。
有你们在,本王什么都不怕。
(小桃也打起精神,说道:“殿下,奴婢去看看厨房炖的汤好了没有,您这几日费神,得多补补。
”说完,轻快地走出了暖香坞。
)
(暖香坞里只剩下赵洐和霓裳两人,烛火跳动,映着两人的身影。
)
霓裳:(靠在赵洐肩头,轻声说)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