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苛政猛于虎,陈胜吴广揭竿起(2/3)
,人群中一片哗然。
有人颤抖着说:“这……这是天意啊!上天要让陈屯长称王!”还有人凑到陈胜身边,偷偷打量着他,眼中满是敬畏。
陈胜则故作惊讶,心中却暗自得意。
当晚,夜色深沉,营地中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茅草帐篷的“沙沙”声。
吴广借着巡营的名义,悄悄潜伏到营地附近的一座丛祠中。
这座丛祠年久失修,断壁残垣间长满了杂草,树木的枝桠在月光下投射出狰狞的影子。
吴广点燃一束提前准备好的艾草,让火光在黑暗中忽明忽暗,随后他深吸一口气,捏着嗓子模仿狐狸的叫声,凄厉地呼喊:“大楚兴,陈胜王!大楚兴,陈胜王!”那声音尖锐刺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如同鬼魅的低语,传遍了整个营地。
戍卒们都从睡梦中惊醒,纷纷趴在帐篷缝隙中向外张望。
当看到丛祠中晃动的火光和模糊的人影,又听到那诡异的呼喊声时,所有人都吓得心惊肉跳。
有人双手合十,对着丛祠的方向跪拜;有人则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愈发坚信陈胜是天选之人。
接连两桩异事,让戍卒们对陈胜的敬畏之心达到了顶点。
不少人暗中找到陈胜和吴广,表达了追随之意。
陈胜与吴广看在眼里,知道人心已聚,起事的时机已然成熟,只待一个合适的契机,便可点燃反秦的烽火。
第三日清晨,雨终于停了,但天空依旧阴沉,地面泥泞不堪,队伍依旧无法前行。
两名将尉张彪和李狠见出发无望,心中焦躁不已,便叫来几名戍卒,逼着他们去附近的村落抢夺酒肉。
不多时,戍卒们便扛着抢来的鸡鸭和陶罐回来,张彪和李狠大喜,当即在帐篷前摆起酒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二人醉意朦胧,看着远处蜷缩在帐篷里的戍卒们,又开始破口大骂:“一群没用的废物!连路都走不了,耽误了朝廷的期限,你们都得死!”戍卒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
吴广见状,知道时机已到,便与陈胜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故意走到将尉面前,装作无奈又恳切的样子说道:“将尉大人,如今雨刚停,道路泥泞难行,就算现在出发,也必然会误了期限。
按秦律,失期当斩,与其让大家都死在这里,不如放我们各自回家,也好留条性命啊!”这话正戳中了将尉的痛处——戍卒失期,押送的将尉也要连坐受罚。
张彪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酒碗都被震得翻倒在地。
他站起身,指着吴广的鼻子骂道:“大胆刁民!竟敢妖言惑众!朝廷的命令也敢违抗,我看你是活腻歪了!”说着,便抽出腰间的佩剑,要抽打吴广。
吴广早有准备,侧身轻轻一避,趁张彪重心不稳、身体前倾之际,猛地向前一步,死死攥住对方的手腕。
张彪猝不及防,只觉得手腕像是被铁钳夹住一般,剧痛难忍,佩剑“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吴广弯腰抄起佩剑,眼神一狠,反手一刺,锋利的剑锋瞬间刺穿了张彪的胸膛。
张彪瞪大了眼睛,口中喷出一口鲜血,倒在地上抽搐了几下,便没了气息。
另一名将尉李狠见状,吓得酒意醒了大半,他连忙伸手去拔腰间的佩刀,想要反抗。
陈胜早已在一旁蓄势待发,见李狠拔刀,当即快步上前,左手如铁钳般扼住他的脖颈,右手闪电般夺过他的佩刀。
李狠被扼得喘不过气,脸涨得通红,手脚胡乱挣扎。
陈胜眼中闪过一丝冷厉,手腕用力,一刀便结果了李狠的性命。
眨眼间,两名作威作福的将尉便命丧黄泉,戍卒们吓得目瞪口呆,纷纷后退,脸上满是惊恐。
陈胜手持染血的佩刀,大步登上一个土坡,高声喝道:“诸位!”戍卒们齐齐看向他,眼中满是敬畏与忐忑。
陈胜环视一周,声音洪亮如钟,响彻整个营地:“大家听着!我们因为遭遇大雨,误了前往渔阳的期限,按秦律,失期当斩!退一步说,就算我们侥幸抵达渔阳,戍边的苦役也不是人能承受的,十个人中也难活三四个人!”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戍卒的脸,语气中充满了悲愤与激昂:“天下受秦的暴政压迫已经太久了!我们的父母妻儿都在故土,却要被强征入伍,为暴秦卖命,最终落得身死他乡的下场!难道我们就要这样任人宰割吗?”戍卒们的眼中渐渐燃起了怒火,有人忍不住喊道:“不能!”陈胜继续高声道:“今日我杀了这两个作恶多端的将尉,并非有意造反,而是要为天下人讨个公道!壮士不死则已,要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留下千古美名!那些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该高高在上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番话如同点燃干柴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戍卒们积压已久的怨气。
他们纷纷扔掉手中的锄头和扁担,振臂高呼:“愿随陈屯长、吴屯长起事!诛暴秦!诛暴秦!”呐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压过了远处的风声。
陈胜、吴广见众人响应如潮,心中大喜。
陈胜当即高声宣布:“既然诸位信任我等,今日我们便筑坛盟誓,共举反秦大旗!”戍卒们齐声应和,纷纷行动起来。
大家就地取材,搬来营地周围的石块,迅速垒起一个半人高的简易土坛,又从李狠的行囊中取出一面残破的楚旗——这是李狠当年从楚国故地掠夺来的战利品,如今却成了反秦的象征。
有人将楚旗插在坛顶,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虽残破却格外醒目。
陈胜大步登上土坛,双手高举着两名将尉的头颅,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下方的人群,高声道:“扶苏公子本是大秦太子,贤明仁厚,却被赵高、李斯这两个奸贼矫诏赐死,天下人无不痛心!项燕将军是楚国名将,为保卫家国战死沙场,深受楚地百姓爱戴!今日我们起事,便以扶苏、项燕之名号召天下,共诛暴秦,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众人听得热血沸腾,齐声应和,声震四野。
盟誓完毕,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因陈胜字涉,故这支起义军号称“大楚”军。
此时的起义军装备极为简陋,没有像样的兵器,大家便将木棍削尖当作长矛,把家中带来的铁锅翻过来当作盾牌,甚至有几人牵来自己耕种的耕牛,当作坐骑。
尽管装备粗劣,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士气高昂得惊人。
陈胜当机立断,下令先攻打大泽乡。
大泽乡是当地的一个小集镇,驻守着数十名秦兵,由一名亭长统领。
这些秦兵平日里欺压百姓惯了,根本没料到会有人敢造反。
当看到数百名手持“兵器”的起义军蜂拥而至时,秦兵们吓得魂飞魄散,亭长更是率先弃城而逃,其余秦兵见状,也纷纷扔下兵器四散奔逃。
起义军兵不血刃便拿下了大泽乡。
占领大泽乡后,起义军获得了第一批粮草和兵器——虽然只是一些陈旧的刀剑和少量粮食,但对他们来说已是极大的收获。
附近村落的百姓听闻有人举义反秦,纷纷带着锄头、镰刀前来投奔。
一位白发老者牵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来到营地,对着陈胜躬身道:“秦吏欺压我们多年,抢我粮食,夺我女儿,我们早就忍无可忍了!将军起兵反秦,是为我们百姓做主,我们父子三人愿随将军征战!”这样的场景不断上演,短短一日,起义军的队伍便壮大到了数千人。
陈胜与吴广商议后,决定乘胜追击,攻打蕲县县城。
蕲县县令得知大泽乡失守的消息,吓得连忙紧闭城门,召集了数百名县卒登上城墙防守。
县卒们手持弓箭、石块,严阵以待。
吴广亲自擂鼓助威,“咚咚咚”的鼓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起义军的士气愈发高涨。
陈胜身先士卒,手持一把缴获的长剑,率领起义军搭起人梯攻城。
百姓们也纷纷赶来支援,在城外呐喊助威,有的投掷石块,有的送来开水,还有的甚至点燃了自家的柴草,制造浓烟掩护起义军攻城。
城上的县卒们本就不愿为暴秦卖命,见起义军势大,又有百姓支援,心中早已动摇。
有几名县卒对视一眼,突然扔掉手中的弓箭,高声喊道:“我们投降!”说着便从城墙上爬了下来。
其余县卒见状,也纷纷倒戈,打开城门迎接起义军入城。
蕲县县令见大势已去,拔剑自刎而死。
拿下蕲县后,起义军的势力进一步壮大。
陈胜决定兵分两路,扩大战果:一路由部将葛婴率领,向蕲县以东的东城、钟离等地进军;另一路由自己与吴广亲自率领,向西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县。
起义军所到之处,百姓纷纷杀秦吏、开城门迎接,队伍如同滚雪球般不断壮大,短短数日便横扫淮北数县,成为了秦王朝的心腹大患。
仅仅十数日的时间,陈胜、吴广率领的起义军便如同摧枯拉朽般横扫淮北数县。
沿途百姓箪食壶浆迎接,青壮年纷纷加入队伍,当起义军抵达陈县时,队伍已从最初的九百人,发展到拥有战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人、步兵数万人的庞大军队。
旌旗遮天蔽日,队列整齐划一,虽装备仍有参差,但那份一往无前的气势,足以让秦兵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