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燕王扫北,威震天下(3/3)
妃。
徐妙云可是大明开国第一武勋家的大小姐,知书达理,还懂兵法,朱棣能娶到她,可见朱元璋对他的重视。
而且朱棣在北平就藩时,多次率军击败蒙古骑兵,把北平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们都很爱戴他。
】
这段话一出来,朱棣的腰杆瞬间挺直了,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眼底却闪过一丝喜悦。
徐达也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对自己的女儿很有信心,朱棣要是能娶到妙云,徐家将来的地位肯定会更高。
马皇后也笑着道:“重八,你看棣儿多好,又能打仗又能治国,比樉儿和棡儿强多了。
”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看向朱棣的眼神里满是欣慰。
他一直很喜欢朱棣,觉得这孩子有他当年的影子,尤其是在战场上的那股狠劲,更是让他满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天幕的字迹话锋一转,又给了众人一盆冷水:
【可惜,朱棣是四子,前面还有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两个哥哥。
按大明礼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就算朱棣再优秀,只要两个哥哥还在,他就没资格继承皇位。
朱元璋虽然喜欢他,却也不能坏了礼制——毕竟礼制是大明江山的根基,要是连皇帝都不遵守,下面的人还怎么服?】
“礼制!又是礼制!”朱元璋忍不住骂了一句,心里满是憋屈。
他看着朱棣,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朱樉和朱棡,心里暗道:要是这两个小兔崽子能有棣儿一半的本事,咱还用这么为难吗?
朱棣也低下了头,心里有些失落。
他知道父皇喜欢他,也知道自己有能力继承皇位,可就因为排行在后面,他连机会都没有。
不过,他也没太难过——天幕上说的是洪武三十一年的事,现在才洪武十四年,还有十七年的时间,说不定事情会有变化呢?
天幕上的字迹渐渐淡去,又恢复了漆黑的模样。
奉天殿内,气氛却依旧紧张。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跪在地上的朱樉和朱棡,气得胸口发闷。
“你们两个给咱起来!”朱元璋厉声说道,“别在这儿跪着丢人现眼!从今天起,秦王朱樉,你给咱留在京城,不许再回西安!咱让刘伯温先生教你读书,让徐达教你打仗,要是再敢胡作非为,咱打断你的腿!”
“儿臣遵旨……”朱樉哭丧着脸站起来,心里却暗暗叫苦:留在京城?那不是被父皇盯着吗?以后想出去玩都难了!
“还有你,晋王朱棡!”朱元璋又看向朱棡,“你也给咱好好反省!回去之后,把你强占的良田都还给百姓,把拷打官员的手下都交出来!要是敢有半点隐瞒,咱就把你的爵位给削了!”
“儿臣遵旨……”朱棡也连忙站起来,心里却很不服气——不就是还几亩地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朱元璋又看向朱棣,语气缓和了不少:“棣儿,你在北平做得很好,咱很满意。
回去之后,继续好好治理北平,守住北疆。
要是蒙古人敢来犯,你就狠狠地打,不用怕!”
“儿臣遵旨!谢父皇!”朱棣躬身领旨,眼神里满是感激。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小声道:“重八,别气坏了身子。
孩子们还小,慢慢教就好了。
”
朱元璋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咱知道。
可咱一想到将来他们会做出那些事,就气不打一处来。
还好天幕告诉了咱,咱还有时间教他们。
”
他顿了顿,又看向殿中文武百官:“今日天幕之事,大家都听清楚了。
咱不管未来是什么样,咱都要改!标儿不能死,雄英不能死,这两个小兔崽子也要好好教!还有,谁也不许把今天的事传出去,要是让百姓知道了,引起恐慌,咱唯你们是问!”
“臣遵旨!”百官齐声应道。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向天幕。
他知道,天幕肯定还会再出现,还会告诉他们更多未来的事。
但这一次,他不再害怕——因为他知道,只要他努力,就能改变未来,就能守住他的家人,守住他的大明江山。
夜色渐深,奉天殿内的烛火依旧明亮。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马皇后陪在他身边,朱标、朱棣站在两侧,朱雄英已经趴在朱元璋怀里睡着了。
殿外,徐达正安排人手加强戒备,刘伯温则在太医院里叮嘱御医们好好照顾太子和皇长孙。
天幕静静地悬浮在夜空,像是在等待着下一次的“揭秘”。
而紫禁城内外,一场关于命运的抗争,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朱元璋知道,这条路会很难走,但他不会退缩。
因为他是朱元璋。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历史天幕:永乐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