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叔强侄弱,步步蚕食(2/3)
岳父,天幕说的是将来的事,咱现在也就带过几千人……”
“几千人也不错了!”徐达拍着他的肩膀大笑,“咱闺女没嫁错人!将来你要是真掌了五六十万兵,可得好好带,别学蓝玉那混小子!”
蓝玉站在一旁,听到这话,脸瞬间黑了,却不敢反驳——谁让天幕把他的战绩扒得底朝天呢?
朱元璋也乐了,指着朱棣道:“好小子!有咱当年的样子!五六十万兵,够蒙古人喝一壶的了!不过允炆也太怂了,打不过就不敢打?咱当年跟陈友谅打仗,兵力比他少一半,不一样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马皇后笑着劝道:“重八,话不能这么说。
棣儿是允炆的叔叔,真打起来,受苦的还是百姓。
允炆怕打不过,也是不想生灵涂炭。
”
“不想生灵涂炭?”朱元璋哼了一声,“他要是真这么想,就不会逼死柏儿了!”
【三、朱元璋的“遗旨”:朱棣的尚方宝剑】
天幕的字迹又转成明黄色,像是御笔亲书,看得众人都屏住了呼吸:
【第三,不敢,是怕违了朱元璋的遗旨。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临死前,特意给朱棣下了一道遗旨——让他节制沿边军马,武定侯郭英、辽东总兵杨文都得听他的!还特意加了一句:“一旦京城有变,燕王有临机专断、便宜行事之权。
”】
【这话啥意思?就是说,要是京城出了乱子,朱棣能自己做主调兵,不用等朝廷旨意!建文帝要是刚登基就削朱棣,朱棣掏出这道遗旨,喊一句“奉先帝遗命,清君侧”,谁能拦着他?到时候,郭英、杨文的兵一响应,朱棣再带着九边的兵南下,建文帝这皇位,怕是坐不了仨月就得丢!】
“咱会下这种遗旨?”朱元璋愣住了,他挠了挠头,努力想象当时的情况——自己将来临死前,还真会给棣儿这么大的权力?他看向朱棣,眼神里满是复杂:“老四,咱要是真给你这道遗旨,你将来会不会……”
“父皇!”朱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得头破血流,“儿臣绝不会!儿臣对父皇、对大哥、对大明,都是忠心耿耿!就算有遗旨,儿臣也只会用来保护朝廷,绝不会用来谋逆!”
朱元璋连忙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背:“咱知道,咱知道你是好孩子。
咱就是随口问问。
”心里却暗暗嘀咕:看来自己将来也是老糊涂了,怎么能给棣儿这么大的权力?要是允炆真要削他,这遗旨不就是给棣儿的“尚方宝剑”吗?
徐达也点了点头:“陛下,这道遗旨确实厉害。
有了它,燕王殿下就有了调兵的理由,建文帝要是敢先削他,就是违逆先帝遗命,名不正言不顺啊!”
【四、建文的“狠”:学爷爷学歪了】
天幕的字迹突然转成暗红色,像是染了血,看得殿中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不过,建文帝也不是真“怂”——他只是不敢先动朱棣,心里却早把朱棣的命惦记上了。
各位别以为他削弱藩是为了“积累经验”,他是在一步步夺朱棣的兵权:先把周王(朱棣同母弟)抓起来,断了朱棣的左膀右臂;再把代王、齐王这些跟朱棣有交情的藩王削了,让朱棣孤立无援;最后再慢慢收朱棣的兵权,等朱棣成了没牙的老虎,再一刀宰了。
】
【朱棣一开始还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毕竟是亲侄子,总不能真刀真枪地干。
可建文帝不这么想,对他来说,“死四叔”比“废燕王”顺眼多了!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这一点倒是学朱元璋学了个十成十——可惜,朱元璋是对外人狠,对自家人再严,也没想着赶尽杀绝;建文帝倒好,把这狠劲全用在了叔叔身上!】
“好个‘死四叔比废燕王顺眼’!”朱元璋气得拍案而起,龙袍的玉带都崩开了一颗玉扣,“咱那是对外人!对陈友谅、对张士诚、对那些贪官污吏,咱是狠!可对自家人,咱啥时候这么狠心过?标儿、棣儿、柏儿,哪个不是咱疼大的?允炆这小子,居然把咱的狠劲学歪了,用在自家人身上!”
马皇后也哭了,她捂着脸道:“允炆这孩子,怎么能这么狠心?棣儿是他亲叔叔啊!就算棣儿有兵权,好好说不行吗?非要置他于死地吗?”
朱标站在一旁,脸色惨白,他看着天幕上的字,心里满是绝望:“允炆……你怎么会变成这样?孤教你的‘仁’,你都忘了吗?”
朱棣也愣住了,他没想到建文帝居然一开始就想杀自己。
他攥紧拳头,眼神里闪过一丝狠